3月24日中午,貴州鎮寧自治縣六年級學生羅必松橋摸魚時,看到淤泥里有一個行李包。拉開拉鏈之后,看到包里面用透明的自封塑料袋裝著耳環、項鏈、手鐲等物品。

村干部報警后,當地民警來到現場,在群眾的見證下對包內物品進行清點,登記后帶回派出所。
警方請專業人員初步鑒定,首飾為純銀、苗銀、傣銀打造,3000余件首飾共計35斤。就銀子材料,不算工藝,保守估價3萬元左右。
3月24日中午,貴州鎮寧自治縣六年級學生羅必松橋摸魚時,看到淤泥里有一個行李包。拉開拉鏈之后,看到包里面用透明的自封塑料袋裝著耳環、項鏈、手鐲等物品。
村干部報警后,當地民警來到現場,在群眾的見證下對包內物品進行清點,登記后帶回派出所。
警方請專業人員初步鑒定,首飾為純銀、苗銀、傣銀打造,3000余件首飾共計35斤。就銀子材料,不算工藝,保守估價3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