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女生遭流浪狗撕咬”, 跟流浪狗有關消息引發(fā)關注。
5月2日, 微博網(wǎng)友“江南pig廠長”發(fā)布一個視頻顯示稱,5月1日,湘潭大學校園發(fā)生一起成群流浪狗撕咬女生事件。
從視頻中看到
該女子一人在小路上
并沒有任何激怒流浪狗的舉動
一群狗突然朝著她沖過去
女子立馬倉皇逃跑
并摔了了一跤
過了一會女子又折返跑回來
一群流浪狗還繼續(xù)緊跟著她不放
看得晚妹兒心驚肉跳!
學校是應該是安全的地方,為什么會出現(xiàn)流浪狗傷人事故?
該網(wǎng)友稱,學校2017年曾組織保安撲殺流浪狗行動,因學生反對被迫中止。
對此,湘潭大學安保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確有此事,當時女生就送往疾控中心治療,目前已經(jīng)接受了全面的治療,但具體一切以宣傳部發(fā)布的消息為準。”
保處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清理流浪狗的工作一直在做,也并不是網(wǎng)上所說撲殺流浪狗,這樣做也太殘忍,只是把流浪狗送往其他救助站去了。”
5月2日,湘潭大學對此事作出回應,稱5月1日、2日,先后有兩名女生被校園內多只流浪狗追咬,身材受傷,“學校召開校園環(huán)境治理會議,要求相關學院進一步跟蹤關心受傷學生的身體健康,保衛(wèi)部門進一步加大校園流浪動物的清理力度,確保不再發(fā)生類似事件。”
流浪狗該去該留?
網(wǎng)友@江南pig廠長提到,學校2017年曾組織保安撲殺流浪狗行動,因學生反對被迫中止。
那流浪狗到底該去該留呢?
晚妹兒認為
保護和驅逐都不應該陷入“一刀切”
“貓狗”作為人們熟知的常見動物,從寵物的角度而言,基本上已經(jīng)被人們所接受。至于,人們對于“貓狗”的一些微詞,多數(shù)是因為“飼養(yǎng)者”的行為放蕩而造成的。
所以,對于“流浪狗”群體而言,還是應該給予一定的“管制”。當然,所謂的“管制”并非是人們常講的“撲殺”。不管是從動物保護主義者的立場出發(fā),還是從處理人與動物的關系出發(fā),“極端兇殘”的處理方式,著實不是什么好事情。
被疑似病狗咬到應如何處理?
狗是人類衷心的朋友,健康的狗一般很少咬人,除非人故意去觸犯,愛狗需理性。
另外也不排除帶狂犬病毒的病犬,具有攻擊性、傳染性,人獸間可通過撕咬共患,患者可出現(xiàn)典型的恐水癥狀,患處紅腫,隨后出現(xiàn)怕風、肌肉痙攣等系列危害。
一旦發(fā)生被陌生狗傷害的情況,傷者務必要到衛(wèi)生防疫站注射人用狂犬疫苗;頭面部、上肢或多處咬傷者要另注射抗狂犬病血清。
疾控專家表示,世界衛(wèi)生組織所發(fā)布的有效數(shù)據(jù)表明,狂犬病目前最長潛伏期是6年,而平均潛伏期為2-3個月。
如何有效的防止被狗咬傷?
認識犬種品性,特別要學會辨別猛犬,如藏獒、羅威納、牧羊犬、杜賓、杜高等幾類猛犬,要避而遠之。
一般而言,大型狗中,藏獒、杜賓、高加索比較好斗、攻擊性強,黑貝居中,而大白熊、拉布拉多、金毛、斑點狗等一般較為溫順。相反,小型狗不一定更安全,吉娃娃、博美都比較容易咬人。
此外,眼神兇悍的狗,傷人的可能性也更大,要小心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