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北京提前進入如火如荼的高溫時節,卻還有更讓人眼紅心熱的“美”事發生,比如一場價值數億元的頂級翡翠賞鑒會,就是在香港及東南亞盛名已久的頂級翡翠品牌“瑞采珠寶”在北京休閑腹地后海的一處精致的四合院里,邀請京城多家時尚及珠寶媒體,以及一些資深買家共同品玩翡翠的小型聚會。
只可惜所有翡翠珍品不得隨意拍照,倒不是怕被偷了款式,畢竟作為只在華人圈子里享有極高美譽的頂級珠寶——翡翠并沒有太多新奇樣式值得批量仿制,原因一是翡翠寸寸不同,種水色的差異就此造成極大價值懸殊,很難像鉆石一樣標準化,而這也正是其魅力之一;二是好翠不雕,作為頂級翡翠品牌,瑞采珠寶此次呈現的大都器型簡約,以足見好翠本質;
(種水色俱佳的翡翠如今已不多見,同時價格也常常高得令人咋舌)
三是經過在東南亞數十年的發展以及與佳士得的長期合作之后,瑞采珠寶的設計也確實更偏傳統,幾大主題系列仍然是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以物喻意”為主,如諧音“福祿”的葫蘆,代表平安的如意,以及代表事業蒸蒸日上的樹葉等……
(左上:葫蘆掛墜;左下:如意掛墜;右:葉件掛墜)
而瑞采方面的解釋確實也讓人信服,一是為了安全,二也是手機根本拍不出翡翠的美來(即使我們在渣畫面里已經覺得綠得誘人),尤其瑞采在綠翠領域更有發言權,此次80%的物件為頂級綠翠,種老色辣水頭足,即使在專業鏡頭下也只能見其美態之萬一,所以品牌方更愿意后期給出美圖以供大家細品及媒體挑選合作拍攝,有幾款確實是難尋的好東西。小編挑了幾張自己當時印象最深刻的呈上。
(左上:復古頸鏈;右上:滿綠手鐲;左下:蝴蝶胸針;右下:厚裝觀音)
動輒幾百萬的吊墜和把件,大顆大顆如星辰閃耀在夜空般耀眼,確實看得人心旌搖蕩,而那種語言難以形容的美,似有靈魂般在散發誘人氣息,在場的不少玩家都自覺地穿了白或黑色的禮服,一上身更讓翡翠與人相得益彰,綠得通透靈動,原來亞洲人,還真的更適合這種看似低調實則貴氣的珠寶來加持。
(曾在佳士得拍出高價的復古款頸鏈及耳環套裝的)
據悉,瑞采珠寶繼五年前先后在中國南方的杭州及南京開設情境旗艦店外,此次全部移師京城,推廣頂級翡翠飾物及文化,也是看中越來越步入高成長的高端翡翠細分市場。據麥肯錫的調查,2015年,中國有至少550萬戶達到百萬級收入,而最富裕家庭(年收入超百萬)的增長更是其中最快的,達到22.4%,就此中國成為奢侈品的最大消費國已毫無懸念。
PS,只是想想看,如此重要的消費升級品項,國內還并沒有絕對的領軍品牌(當下發展還算不錯的也就有健興利、通靈傳世翡翠、昭儀翠屋以及擁有全珠寶品項的周大福、周生生等),也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大憾事以及絕佳機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