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重塑未來,誰先出手”中國行動,旨在推動淘汰以塑料吸管為代表的一次性塑料餐飲制品。WWF點名肯德基、麥當勞、costa咖啡、星巴克等跨國餐飲連鎖企業,督促其在中國盡快實行減塑承諾,與國際接軌。同時,WWF呼吁公眾不主動索取塑料吸管,推動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減量化。

繼麥當勞和宜家之后,星巴克今天也宣布將在 2020 年之前,在全球 28000 家門店將停止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吸管,以無需吸管的「吸口杯蓋」和環保材料制作的吸管來取代。

星巴克每年消耗的塑料吸管達到 10 億支,而全球由塑料吸管造成的海洋污染已經對不少海洋生物構成威脅,實際上不少國家已經開始對塑料餐具出臺禁令,從今年 4 月開始星巴克和麥當勞在印度就要遵守類似的禁令。

CNN
為了淘汰塑料吸管,星巴克將推出一種類似「成人吸口杯」(Adult Sippy Cup)的無吸管杯蓋,用于冰鎮咖啡、茶和濃縮咖啡等飲品。

目前在美國和加拿大的 8000 多家星巴克門店,已經開始使用這種吸口杯蓋。而在中國、日本、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等亞洲國家,會先在氮氣飲品上使用這款杯蓋。

不過星冰樂現有的圓蓋將被保留,但吸管將會采用紙質或可堆肥塑料為原料制作,其他大部分需要吸管的星巴克冷飲也會使用可回收的材料來制作吸管。

其實星巴克在宣布淘汰塑料吸管的消息之前,星巴克的西雅圖總部已經從 7 月 1 日開始在所有餐廳禁止使用一次性吸管和餐具。星巴克 CEO Kevin Johnson 表示:
這是實現我們的可持續咖啡全球愿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以更可持續的方式來為我們的客戶服務。
一直以來,塑料吸管都是各種飲品的標配,但近年來越來越不受待見。據統計,僅在美國每天消耗的塑料吸管就高達 5 億支。
非營利性環保組織 Eco-Cycle 稱,雖然很多塑料吸管都是由可回收的聚丙烯制成的,但實際上大部分回收商都拒絕回收,最終這些塑料吸管很多會流入海洋,造成海洋塑料污染。

Sundried
近年來關于海洋生物因為誤食塑料垃圾而死亡的新聞屢見不鮮。今年 2 月,一頭抹香鯨就因為吞食 29 公斤的塑料垃圾而造成了胃部感染,最終在西班牙南部海灘擱淺身亡。

▲ 圖片來自::The Mystery Vault
去年世界經濟論壇的一份報告預測,到 2050 年,海洋中塑料的重量會大于魚的重量。
隨著消滅塑料垃圾的呼聲越來越高,像星巴克這種塑料消耗大戶當然首當其沖,因此也不得不站出來承當應有的社會責任。
在 5 月份,麥當勞就在投資者年度會議上對是否要在麥當勞餐中逐步淘汰塑料吸管作出投票,上個月麥當勞宣布,英國和愛爾蘭分店從 9 月起將把所有塑料吸管換成紙制吸管。

而另一個快餐巨頭肯德基,也從上月 20 日開始,在新加坡所有 84 家分店停用塑料杯蓋的吸管。
由于受到歐盟限塑令的影響,就連宜家也在不久前宣布要在 2020 年前逐步淘汰掉門店的所有一次性塑料制品。
Fast Company
大企業的加入無疑會對改善塑料垃圾問題有所幫助,不過目前來看依舊杯水車薪,因為像塑料吸管這里制品只不過是全球每年 3.35 億噸塑料制品中的一小部分,其中有 800 萬噸塑料垃圾會流向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