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8848鈦金手機M5新品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融入瑞士獨立制表師學會AHCI腕表大師腕表作品的8848M5,一面手機一面腕表的創新理念,引發了科技圈的極大關注。同時也轟動了腕表圈,中國資深腕表專家、日內瓦國際鐘表大獎(GPHG)中國大陸惟一評委常偉出席發布會,并發表了演講。常偉在發布會上表示,8848手機與獨立鐘表師的結合,使科技產品具有了手工的溫度,同時也在傳達這種溫度的價值。
常偉在8848 M5發布會現場演講
以下為常偉發言實錄:
2016年11月,我第一次作為日內瓦鐘表大獎賽的中國評委,前往瑞士參加最后一輪投票,那時剛好我正在試用8848M3型號的手機,雖然知道這是一款與鐘表領域的跨界產品,但還沒有意識到這一產品居然在西方鐘表世界是個不小的話題,當時在場的幾十位不同國家的評委中有幾位,一眼就認出了這款手機,而且還競相為手機拍照,引得當時一位評委說:過去是中國人拍國外的產品,如今則是西方人拍中國的產品。言外之意,時代確實不一樣了,中國制造不但擺脫從前廉價抄襲的形象,也逐漸引起海外市場的關注,并得到了肯定!
這是我與8848的緣起,當我在2017年參觀瑞士巴塞爾鐘表博覽會又一次看到8848身影時,我開始思考為什么這個品牌要在滿眼皆是手表卻無手機的展覽會中亮相呢,這真的能為它帶來更多效益么?直到今年,我再一次與8848在巴塞爾鐘表展邂逅,才明確意識到這個品牌并不是一味彰顯產品,而是在傳講一種價值觀,它不僅成為了AHCI學會的支持者,也在今天讓我們看到了學會的成員。
早在13年前我撰寫的《世界經典名表薈萃》一書中,就系統的介紹過AHCI,這是一個倡導手工與藝術的獨立鐘表學會,當時收錄了25位成員的介紹,這或許是中文世界最全面的一次文字敘述,然而百聞終不如一見,那些書本中的大師今天就站在我們的面前,比如學會的聯合創始人斯文德·安德森和文森特·卡拉布雷斯兩位先生,前者曾就職于百達翡麗公司,其獨立制造的400年周期的萬年歷手表,是當之無愧的歷法功能表的創舉,拓展了手表作為微精密技術集大成者的功能視野;后者也是寶珀手表的幕后功臣,一方面提供了眾多技術發明,另一方面,則為自己獨立的品牌打造了膾炙人口的“金橋”設計,開創了當代線性設計的機芯風格。這兩位前輩都立足于瑞士這個鐘表王國。
而更讓我們感到自豪的是AHCI中也不乏中國人的身影,比如矯大羽、許家寶、馬旭曙三位正式成員,其中倡導“中國人開創了鐘表史,我輩豈能等閑視之”的許家寶先生,更是受到矯大羽先生的啟發與鼓勵而成為AHCI有史以來亞洲的第一位制鐘師成員。再比如:三位預備會員:譚澤華、林勇華、郭鳴先生,他們因在巴塞爾表展同場競技而形成的“華鳴”組合,更讓中華工匠在世界鐘表舞臺有了一席之地。本年度,譚澤華先生更以獨有的“分軸沖擊擒縱機構”參加了日內瓦鐘表大獎賽,我們一同祝福他,祝愿他的作品能夠成功入圍,實現中國品牌在此項賽事中零的突破!
鐘表之所以值得收藏,我認為是三個C在起作用:第一個是Culture文化,鐘表作為時間的載體,是在700年的宗教、科學、政治、經濟中所浸染并發展的,它已然成為包涵眾多社會元素的文化符號;第二個是Complication功能,將各種零部件組合在一起,最終成為具有生命力的機械,蘊含了鐘表師無數的創意、巧思,如果沒有他們的靈巧雙手,這些來源于自然的金屬也不可能呈現出時間的微觀與宏大;第三個是Craftsmanship工藝,琺瑯、雕刻、珠寶,這些手工藝與鐘表與生俱來,既作為裝飾性的融合,也帶有定制的屬性。縱觀這三個C,我認為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人本身,是我們面前的這些工匠為我們呈現了鐘表的巨大魅力。
早前我提到了價值觀三個字,現在來看就是8848對于鐘表情懷的解構,這種情懷的核心是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也是對于手工與藝術的追求。8848手機與生俱來的腕表基因,在與獨立鐘表師的融合后,使這款科技產品更具手工的溫度,同時也將這種溫度與價值傳遞給了更多的人。
在今天發布的M5中,我發現了另外一個突出面——創新,物理表盤已然變為真正的時間載體,不拘泥于一表一盤,而是發揮更多的時空想象力,賦予一款手機雙面表達的新思路。高級制表界有一個認知:背面比正面更有可視性,面對中國第一高端手機的8848 M5,我想也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