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感性、理性、判斷。不管是從高層還是執行層,不管上市公司還是初創企業,人與企業團隊都是一個相互選擇的過程。職業經理人需要足夠強大的閃光點才能吸引企業的目光,而對于企業來說想要招攬理想中的人才和合伙人則需要本身有具足的魅力,亮基集團北京分公司董事長盧鵬超表示,加入亮基集團并不是一時感性的沖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充分了解了亮基的理念和模式,認為這是可以做為畢生的事業才來的。
對于加入亮基集團的初衷,盧鵬超如果說:“各方面的原因,非要總結的話,是外在原因和劉董的個人魅力。我和劉董是高中同學,我們有很深刻的感情。劉董是一個非常有韌性的人,他個人有一種能讓大家圍繞過去的魅力。當然這還不足以成為我加入亮基的理由,畢竟過了感性沖動的年紀,做來一個中年男人我也不會把自己的情感做為我未來發展的理由。理性判斷很重要,特別是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感性更不能是全部。
所以加入亮基雖然有劉董的個人魅力的成分在,最重要的還是亮基的“創業幫扶”這個理念在吸引著我。”
問:那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亮基的“創業幫扶”理念里有您個人的理想?
答:可以這么說。在亮基之前我曾經做文化產業,經歷過一段創業期。但在更早之前,我是北京一所中學的老師,編制內的鐵飯碗,還能分房子。我之所以從學校出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理想”和“不甘心”。我不喜歡一眼就能看到盡頭的人生,這不是我最初走出家鄉那個小縣城的初衷。
創業期經歷過輝煌也到過低谷,感性能留著但更多的是更理智、更客觀。其實最初的時候我并不知道亮基在做什么,是劉董一點點給我滲透了亮基在做什么,讓我接觸客戶,給我講解理念,并邀請我參加了亮基的年會,感受了當時亮基的文化和團隊氛圍。
亮基的“創業幫扶”理念很好,當然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后,發現模式也很好。這是一個全國性的,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的模式。
問:那您是怎么去理解“創業幫扶”這個理念呢?
答:有三點,我們可以以鮮花坊舉例。我們針對鮮花坊坊主是如何來體現我們的創業幫扶的。
很多人開店,其實就僅僅只是一家店,坐著等客來。我們要做的第一點是給賦予這家店一個互聯網平臺。但我們賦予的又不僅僅只是一個平臺,更多的是賦予完之后,我們幫他做營銷,幫他做推廣。在這過程中我們會把這家店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打通,這是第二點。我們考慮到日常經營管理。因為像一般開店兩三個人,他沒有什么很好的科技化管理的能力和方式,我們就會幫他去做。第三就是從供應鏈。
以YC鮮花坊為例,七夕的時候我們做了第一次營銷活動。以前YC鮮花坊在七夕的時候一天能賣十束花。經過我們的營銷手段,這次我們讓YC鮮花坊賣了九十二束。雖然每束花比之前七夕的時候賣地便宜了二三十塊錢,但是我們把銷售量提上來了。在營銷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策劃宣傳,最后我們幫店家創收了。這就是切切實實的幫扶。
而且,這不是一次性的。縣城鎮的花店,一年可能就過節的時候有客戶,七夕、情人節、父親節等這些節日,更多的時候其實并沒有什么客戶。我們通過我們平臺的自有流量結合線下活動,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客戶去他店里購買。我們的目的不只是讓商家在節日里有客人,要讓他平時也有訂單,要讓這個店真正的活起來。
第三點就是供貨,供應鏈。做為一個地方性的小花店,他采購的貨源很少,像YC只能去洛陽鮮花市場供貨。如果從花農算起,中間至少得經過四到五個經銷商環節,每個經銷商環節都會產生利潤,而且到手后不但價格高,花的質量也不太好。
我們現在有一百六十五家花店,我們可以去鮮花基地直接跟花農談,我們從鮮花基地以我們的手直接送到花店,這就降低了花店的采購成本,還提高了鮮花質量。
最后還有一個品牌度。縣城鎮花店以前是沒有品牌的,他(花店)賣的花和別人的花是一樣的,他(店家)在中間做了很多,但他沒有對花做很好的賦能,就不能在當地脫穎而出。而我們是針對金谷鮮花坊這個品牌去賦能。我們會給這個品牌賦予靈魂,并做同品牌宣傳。等于讓這個花店不單單搶占當地的市場,更多的讓他成為一個好的品牌的經銷商。
這就是亮基的“創業幫扶”,很實際,很實用。
問:您覺得目前亮基在您的心里已經走到哪一個階段了?
如果把亮基比成一艘船的話,我想現在這艘船還很小。雖然體量很大,全國六省三十五家金谷。但是向前行使的能力我認為還是欠缺的。對船來說,最核心的還是發動機,我們不能只有一套完整的發動機。我們從整個層面來說,核心層沒有問題,劉董的戰略思想、大亨的執行思考都沒有問題。但是從下面中層到執行團隊,很多是需要改進和提高的。這也是我為什么要求北京公司每天上午做分享的原因。分享的內容或者是關于國內新零售文章或者好的案例。我要求每個同事在這分享的過程中以整個集團高層去思考戰略,思考方法。
問:您會每天讓亮基總部的員工來分享網上的案例。
答:是,這其實就相當于我們每個同事當了一次老師。做為老師來說,什么樣的才是一個好老師?第一,教材。所有的教材都是自己找的。要符合我給大家提的要求,像我剛剛說的,是關于新零售的好的案例。那么你在分享的過程中(我不是拿著教材去讀書的),你更多的是你自己要吃透,然后用你自己的想法,你自己的思想把大家拉進來,在這過程中把你的想法很好的灌輸到每個同事的腦子里。如果只是看教材的話你是體會不到的。
那有老師就有學生,好學生要如何確認?(每個同事都有屬于自己的業務)就是通過學習分享,如何把你學習到的東西融入到你負責的業務當中。這是我們分享的目的。
問:您覺得亮基從初創到現在,最難過的時候是在哪一階段?
答:我們始終認為最難過的是現階段。只有這樣才能鞭笞著我們最好的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