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這樣的預測并非空穴來風。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中國消費者的收入和消費能力逐年提升。在消費升級和進口擴需的利好情形下,奢侈品領域和高消費群體勢必會成為未來5年內電商最激烈的角逐。人口紅利和消費觀念依舊是這次市場增長的主導因素,但不同平臺的模式也將成為這場戰役成敗的關鍵。

戰區擴大,參與者逐步增多
隨著市場大環境的轉變,奢侈品品牌積極擁抱電商這似乎已經成為了發展的必然趨勢。奢侈品不再是一二線城市獨有,坐落于繁華商街和大型商場的專屬品類,而是坐上了移動互聯網的快車,下沉到各個城市,不同人群中去,成為“新”消費品牌的積極參與者。在這個過程中,不論是傳統的綜合電商還是垂直類電商,都在通過各自的積極運作,向消費者傳遞著這一信號。
綜合性的電商,天貓京東一直對奢侈品領域垂涎三尺。此前阿里通過入股魅力惠,上線了奢品平臺Luxury Pavilion,正式開啟了奢侈品電商的涉獵之路。在今年的雙十一之前,阿里和奢侈品電商YNAP成立合資公司,被行業人解讀為發力奢侈品電商領域的重要一步棋。
京東也毫不示弱,在內部成立時尚事業部,并且在移動端推出了TOPLIFE奢侈品APP。在行業內,京東還投資了兩家上市的奢侈品電商平臺,中國的寺庫和英國的Farfetch。目的很明顯,內擴外交,迅速建立起自己在奢侈品領域的戰略優勢。
網易考拉、洋碼頭這些立足于全球購物的跨境類電商也做起了奢侈品的生意,在進口擴需的利好政策下,這些平臺虎視眈眈的開始覬覦國內的高端消費群體。
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商業經,有些奢侈品品牌也開始做一些自己的電商平臺。自建商城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以正視聽”,增加一個自身的出貨渠道,同時在對抗假貨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為垂直類電商十年競爭存活下來的寺庫,品牌直簽的商業模式讓其在品牌合作和高端消費用戶方面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引入京東的投資是戰略協作的一部分,行業人士解讀為“維持奢侈品電商穩定發展的長久之計”。在兩家綜合類電商砸重金競爭的過程中,選擇一方合作要比閉門造車高明的多。
奢侈品和高消費人群成為了電商新藍海,群雄逐鹿時代開啟。
戰勢轉變,和之前競爭大不同
十年前,在垂直類電商興起之時,類似場景也出現過。當年的競爭者也不少,類似于走秀網、尚品網、尊享網、唯品會、天品網、品聚網等等都和寺庫一樣,在起初是以售賣奢侈品為主起家,時至今日,唯品會轉型去做了特賣,其他電商平臺死的死,傷的傷,只有寺庫,踏上了納斯達克的征程,成功敲鐘。在Farfetch沒上市之前,寺庫一直是被定義為全球奢侈品電商第一股。
前十年的這場戰爭,解決的是消費者在電商平臺最初買奢侈品關心的問題,貨源的真假。這是當時整個行業的痛點,貨源決定一切!
一手抓品鑒,一手抓體驗的寺庫,在十年的征戰中最終勝出并且成功上市。后來去敲鐘時,人選是自己平臺的鑒定師。
寺庫在商業模式上采取的是和品牌直簽售賣,同時在商品品鑒和服務上面下細功夫。
奢侈品的售賣和平臺的口碑積累就在于慢工出細活,奢侈品精工精選,價格昂貴,每一個奢侈品牌背后都有時尚、尊貴的別樣生活,奢侈品行業表現出來的不僅是商品的消費,更多的是體驗、服務方面的享受。這讓寺庫積累下了3000多個品牌合作,2000多萬的高端消費用戶以及電商平臺最高的3750元客單價。
這種商品不同于普通商品的銷售,奢侈品能夠帶來的是制造社交距離和價值觀體現。
如果說,前十年解決的是正品危機和服務相關的粗淺問題,那么未來競爭優勢勢必會轉向了服務、體驗上的創新,重心從商品轉移到人,讓消費者體會到產品帶來的社交距離和價值觀,還原奢侈品的購物的本真體驗。
新局面下,寺庫的優勢在哪里?
從新入局者來看,目前大多數平臺的出發點還是相似的,和品牌直接合作,讓商品嫁接到自己平臺來售賣,即使一些平臺引入了一些時尚合作以及品宣活動,也僅僅是在填補之前未進入市場時造成的缺陷。在商品的豐富度和品牌合作的廣泛度上,寺庫任然占據優勢,至于高端用戶的下沉和積累,就更不用說。
奢侈品電商也好,還是精品生活方式平臺的定位也罷,寺庫的競爭優勢在于對高端消費人群的理解,這一點是綜合類電商阿里京東所欠缺的,這也是為什么在綜合電商發展遇到瓶頸時,兩位巨頭想迫切改變的。
寺庫做的事是圍繞平臺的高端消費用戶,提供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精品產品與服務。前不久,寺庫和日本東京首都電視臺Tokyo MX合作,為中國用戶提供日本匠人精神打造的高端工藝品,其中不乏有日本皇家使用的漆器、陶器,以及三百年歷史的莊分醋。未來還會在工藝品、高端食材、院線醫美等領域發力,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的豐富度。這是目前以奢侈品售賣為擴展的電商所不具備的,而寺庫具備。
產品多元化是寺庫平臺轉型后體現出來的獨家優勢,除了引進外,寺庫還在積極幫助本土的原創品牌出海,實現廣義上的國際化。
寺庫的優勢還在于對體驗類服務的創新,以寺庫的“48Hrs”為例,圍繞高端用戶群體展開設計新穎,體驗獨特的服務,“鳳凰嶺白露私宴”、“后海流動的中秋席”、故宮和雍和宮經典地標的重新解讀、四合院里老北京人家家宴等旅行產品,已經推出并且給消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借助體驗類服務的創新,寺庫為消費者構建了更好的價值觀以及社交距離。
目前來看,阿里等綜合類電商強勢入局,還只是在夯實基礎的層面上持續打磨,這為寺庫提供了時間差優勢。在進口擴需提出后,寺庫在國內外的動作明顯加快了不少,不管是一億美元的海外采購,還是引入日本傳統高端工藝品,積極推行體驗類服務,都在說明寺庫在豐富產品、服務,瞄準精品生活方式平臺的定位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好的奢侈品購物體驗,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