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全不是個商人,應該說是個不接地氣,有情懷的理想主義者。”
坐在面前的這位管理著近萬員工、操盤30億資產的80后女企業家,在訪談的最后用這樣一句話總結了自己。
她是二代企業家,亞洲時尚聯合會主席團理事,提到她的名字,時尚產業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就是漢帛集團掌門人、湖畔大學4期YPO成員——高敏。此時的她剛剛完成了2019年的個人大秀:哈勃智慧云發布會。
哈勃智慧云:時尚產業互聯網的春天
4月17日,高敏攜手合作伙伴正式推出了醞釀2年的哈勃智慧云。
對高敏來說,哈勃智慧云是不僅是場”秀“,更是她對”養育“了30多年的時尚行業的回報,也是她對父親一直叮嚀的”做了服裝十幾年,究竟能為中國時尚產業貢獻些什么“答復。
哈勃智慧云是時尚產業首個工業互聯網平臺,以智能制造為核心引擎,基于“全要素,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理念,搭建服裝行業云以及智能制造云,助力服裝領域中小企業實現轉型升級。
如果用一句簡單的話來形容哈勃智慧云:科技、數據、Know-How(行業秘訣)以及資源整全部整合在一起的生態平臺。
一方面哈勃智慧云可以不斷接入的供應鏈伙伴提供標準化的接入接口,并將平臺的訂單用自動化的形式派發給下游的工廠,實現供應鏈與工廠的信息匹配;另一方面還可以幫著傳統工廠進行信息化改造,通過低成本批量可復制的智能生產方案,采集、處理、傳輸、分析、反饋產能端的數據,達到與行業云訂單數據及供應鏈數據的匹配等等。
除此之外,哈勃智慧云還提供了承載時尚云和文化云功能的共創中心,可以舉行行業級別的評選和授獎,也可以成為媒體接觸服裝與時尚的窗口,資本選擇優秀孵化項目的平臺。
“我們就是做了工業+互聯網,我希望將哈勃智慧云做成一個國際性平臺,幫助整個產業實現轉型升級。”高敏表示。
之所以選擇此時推出哈勃智慧云是高敏發現,整個時尚產業亟待轉型,而很多中小企業卻轉型無路。
過去以大客戶為中心帶來的大批量穩定訂單已經不復存在,如今互聯網演進下的流量碎片化的需求。服裝行業出現了大量網紅、淘寶品牌、社區電商、獨立設計品牌的訂單,這些訂單呈現了小批量、高批次、動態變化的特征。
因此,服裝制造業亟需向柔性制造、智能制造轉型。
但轉型之路并不容易,乃至整個行業都對”轉型“二字非常敏感。因為,傳統服裝行業花費了巨大的成本來嘗試轉型,但由于缺乏技術研發能力、轉型方向不明確以及信息不透明導致轉型效果一般,還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到底如何轉型?向哪個方向轉型?企業家陷入了迷茫期。
而這些問題,對于從小就被父親帶著進工廠,深受行業熏染的高敏來說卻都不是問題。憑借著在行業里20多年的經驗,以及大膽睿智的創新,高敏先趟出了一條可行的智能制造轉型之路。
漢帛集團:令德國人嘆服的“樣板間”
漢帛國際就是高敏的試驗田,而這個試驗田在她接手之后每年實現了30%的增長,可以說,高敏之所以有這樣的底氣在此時推出哈勃智慧云,是因為已經有了成功的“樣板間”——漢帛國際。
早在2015年高敏就開始有了“柔性制造”的概念。“成建勇(必要商城合伙人)我們見了很多次,他一直在跟我提’柔性制造’的概念,但談了大半年感覺沒什么可以做的。因為當時傳統制造業都比較保守。”高敏回憶道。
不過,成建勇并沒有放棄,執著的他最終還是憑借一句“有了柔性制造,你就可以復制給別人,賦能更多客戶”打動了高敏。恰巧此時,高敏的母親已經嘗鮮將一條生產線進行了智能升級改造。
2016年,高敏主導了漢帛集團柔性制造轉型升級,成功邁出了第一步。
轉型升級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高敏遇到了多方面的阻力。
首先就是人的思維轉變。“傳統外貿工廠都是大訂單,讓工人們接受小訂單非常難。因為效率不高。”高敏提到,“做大品牌訂單時,工人兩三個月才更新一次業務,天天就一個動作,熟悉一個手勢就好,效率高。但柔性制造就意味著做很多工序的同時還要每天有變化,工作內容變復雜。工人感覺不掙錢了。”
其次,柔性制造意味著要在傳統制造基礎上加入更多“科技”、“智能”的元素。但在轉型初期,很難找到合適的軟件公司給做相關技術開發。即使有成本也非常高。
“當時進行升級改造走了很多彎路,因為將整個產線停了重新排版,意味著員工也要停工,上千萬的流水說停就停了;技術成本方面也是動不動就50萬,100萬出去了。”提到那段歷史,高敏也是很無奈道,“包括我母親在內的管理層跟我的對話基本上就是,這個賺錢嗎?這個是未來嗎?”
面對多方的質疑,高敏力促改革,用結果證明了自己的選擇,產線上的工人逐漸適應,工作效率變得越來越快,產業鏈上下游也實現了協同,此時的柔性制造實現了關鍵性的突破,乃至國際客戶來到漢帛工廠參觀都感覺嘆為觀止。
2015年每年中國有10%-15%的紡織服裝訂單流到東南亞這些更低成本的國家,中國傳統制造業遇到了危機。但是高敏認為危機既是危也是機。正是遇到了這樣的危機,中國制造開始向柔性制造轉型升級,并且打開了中國制造新的可能性。
“大家可能覺得很多產能都轉到了東南亞,但基本上都是低端的制造。中高端的仍然留在了中國。在參觀了漢帛柔性制造之后,有位德國供應鏈代表跟我說一定要帶著總部BOSS來看一看’made in china’ is back。”高敏自豪的提到。
據了解,2018年高敏受邀進入由全球6個核心供應商組成的H&M戰略顧問團,此前漢帛的管理層從未進過這個顧問團。
“這對我個人和漢帛來說都是非常驕傲的事情,這說明我們的事情做成了,而且在引領和影響著他們。”高敏表示。
初心:一份“家國天下”的答卷
高敏的自豪感不僅僅來自漢帛柔性制造轉型升級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中國有可能復制出千千萬萬個“漢帛國際”,這就要依靠哈勃智慧云的力量。
“爸爸說他做了服裝十幾年,究竟能為中國時尚產業貢獻些什么?在我的記憶里,爸爸說這句話時留下了意味深長的問號,我一直把這句話記在心上,我想,和爸爸一樣為這個答案而努力,應該是我在這個世上的使命。”高敏說到。
一直以來,在高敏心目中,漢帛是父輩們留下的產業,她要將其打造的更精更美; 而哈勃智慧云則是她孕育改變時尚行業的“未來”,也是交給父親的一份“家國天下”的答卷。
高敏的父親高志偉,漢帛國際創始人,中國服裝行業領軍人物。高志偉36歲創業,從繡花廠做起,再到做些簡單的服裝加工,再到后來為ZARA、H&M、Gap、Uniqlo等國際大牌代工。與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合作舉辦的“漢帛獎”中國國際青年時裝設計師作品大賽,被認為是中國目前最高水準的設計比賽(至今已舉行27屆)。
在這樣光環下成長的高敏,也被外界冠上了“富家女”或者“富二代”的稱號。但高敏卻不這么認為。
“小時候家里也很窮,也過過一家三口擠在一間屋里的日子。在父親創業之后,我也經常跟著去工廠。我父親是個特別勤奮的人,一個星期7天都在上班。因此,我很珍惜所有的這一切。”
不像典型的“富二代”,高敏有著強烈的使命感,16歲只身一人去香港學習,之后遠赴美國深造,接受西方的先進管理教育。畢業回國后,高敏創建了自己的時尚創意品牌,力圖打造設計師和藝術家的發展平臺,扶持國內小品牌、培養年輕設計師。
早期的高敏,就已散發著“女強人”的氣場,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父母對她的影響。
“我跟很多人說我的信仰是父母。爸爸是個有著家國天下奉獻精神的人,媽媽是個特別有愛,特別務實的人。他們兩個加起來,我一輩子學都學不來。”談到自己的父母,高敏溢美之詞難以言表。
也正是這樣一位有信仰的“女強人”,帶著父親的使命、顛覆這個行業的決心,一步步開啟她的哈勃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