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是中國的市場之美,是本土品牌產品力之美。更折射出國家自信、民族自信與文化自信。
2月22日上午,林清軒品牌創始人孫來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疫情期間,作為一家本土高端護膚品品牌,林清軒實現了業績逆襲、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中小企業危機期間“教科書式自救”的標桿,“這次疫情為企業自救留下了一些‘方法論’,讓企業在應對不確定性時有更頑強的生命力,讓品牌更強大。”作為首個受邀參加的護膚品牌企業掌舵者,孫來春在人民網主辦的“金臺圓桌,人民戰疫·中小企業對策研討會”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并引起記者、企業界代表及與會專家的關注,他所倡導的“信心+品牌力+數字化”,被稱為本土品牌逆襲成長的“鐵三角”。
經歷過“非典”的孫來春知道他離不開國內市場,只有堅定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才能做大做強。“非典”期間與其一同創業的馬來西亞合伙人回吉隆坡后決定撤資,店鋪的貨源也隨之被中斷。當時的孫來春,一邊要負擔沉重的店租,另一邊受制于人、無貨可賣。這兩件事讓他明白:做護膚品,要做屬于中國人自己的高端品牌。
17年后,疫情突襲,處于極度焦慮的孫來春腦海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如何讓員工不失業、讓店鋪不關閉、讓企業不倒閉,這對在全國擁有337家門店、兩千多名員工的企業家來講,會是何等的煎熬,尤其是想要做百年老店而堅持不上市的一家傳統企業,面對直營店一半被關停、一半生意慘淡,每天睜眼就是100多萬的損失,一個月就是3000萬的虧損。如果不迅速止損,兩個月后企業就面臨破產。
孫來春首先鼓勵自己,接下來就鼓勵團隊。危機期間,只有企業活下來了、員工不失業,才是真正的愛國。經過一宿的思考,區別于“非典”時期,孫來春發現,這個時候林清軒不但有貨、有人、有數字化的工具,關鍵是林清軒還有品牌力。
林清軒品牌策略是獨特的,他沒有模仿國外大牌,而是按照一線大牌、甚至是超一線大牌的標準,利用中國本土的原料 -- 山茶花的花、葉、籽,守著傳統,通過自主研發,堅持做中國原創的、天然的護膚品,生產出具有天然修復力的山茶花潤膚油。
林清軒所用的高山紅山茶樹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
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山茶花油的修復作用在《本草綱目》、《嶺南草藥志》中均有記載,古人尤其是客家人把山茶花花瓣碾碎并混合山茶籽油涂抹在皮膚發癢、發干處,達到修復肌膚的效果。山茶花的母產地在中國,有近百個品種,而只有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紅山茶樹才能結出果實。從開花、結果到采摘,經歷四季的云霧滋養,吸收日月精華和天地靈氣,經林清軒對山茶花的籽、花、葉等萃取后,其有著驚人的修復力。
早在疫情發生之前,就有顧客反饋,使用林清軒山茶花潤膚油后皮膚會呈現出自然的光澤。這其實是與林清軒獨有的修復配方 -- 清軒萃TM是分不開的,它有著明顯修復皮膚屏障的作用,這也是林清軒山茶花潤膚油讓肌膚發光的秘密所在。
在去年雙十一大促中,孫來春記憶最深刻的是一組數據,林清軒山茶花潤膚油使用的群體,醫護人員占了8.5%。疫情發生后,當得知春節期間林清軒這么艱難,一些醫護人員鼓勵林清軒,安慰道:等疫情結束后,到林清軒武漢漢街的直營店修復口罩臉。這樣山茶花潤膚油具有修復口罩臉的作用,從武漢向全國消費者傳遞開來。
林清軒的爆款產品 -- 山茶花潤膚油
人民群眾的支持,讓孫來春信心爆棚了。截止到目前林清軒實現了同期業績的145%,而且通過全員擁抱數字化,99%的銷售業績來自于線上。林清軒業績逆襲的案例在互聯網上持續發酵,一些財經類專家分析,林清軒之所以能逆襲成功,是因為他有自己的產品力和品牌力。
疫情期間,林清軒不但活過來了,而且實現了業績逆襲。這讓孫來春看到員工的潛力、顧客的消費潛力以及中國市場的潛力。靠數字化逆襲成功的林清軒并不止步于線上。
林清軒位于上海長寧來福士的門店
疫情過后,如何引導消費者到門店消費的信心?孫來春考慮的更加長遠。林清軒計劃在武漢的漢街、上海的長寧來福士店打造全球最干凈的數字化門店,而且將來會把線上線下活動的資源最大程度向武漢傾斜。
這就是中國的市場、中國的商業模式創新。就如同口渴了要喝水一樣,想到自然修復肌膚、想到使用山茶花油,就想到了林清軒,這就是本土品牌的品牌力,林清軒的品牌力。盡管目前林清軒在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體量面前還很小,但他是一個“小而美”的中國故事,一個在非常時期,中國原創品牌逆襲成長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