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意味著教育應當將兒童天性與真實生活的自然實踐相結合,并遵循自然法,將教育從冰冷抽象的教條中解放,以促進兒童天賦和能力的和諧發展,塑造真正在人性和智識意義上的“完人”。
他的教育理念深刻改變了整個西方的教育系統,并奠定了教育心理學應用在人類本性的永恒規律上的重要作用。他強調實踐的作用,并歸結出三種“使一切通過感覺印象而獲得的認識得以清晰起來的手段”:數(number)、形(form)和名(language),他認為兒童教育必須通過在這三個層面上,才能將直觀內在化為認識世界的智識,正如兒童早期提升智識的三要素:算術、美術、音樂。而這種直觀,是不可割裂的,正如只有在真正實物的窗戶上,才能學到關于窗戶的屬性和知識。
裴斯泰洛齊兒童教育
裴斯泰洛齊對瑞士的兒童教育影響深遠,其思想至今都為教育界帶來啟示。在英國教育史學家博伊德、金合著的《西方教育史》中,裴斯泰洛齊被認為是繼承和發揚了思想家盧梭和康德的哲學理論,并付諸于實踐的教育學家,被譽為是“比康德本人更好的康德主義者”,并認為大多數教育學家由于缺乏廣泛的教育實踐,而無論如何也無法超過他根據實踐所作的最完全的表達。
瑞士貴族藝術學院亞太區首席代表Amy Cao女士
瑞士錫克拜集團大中華區總經理岳武 Yvan Spru?nglin先生
在如今線上教育如火如荼的今天,線下教育由于近代東亞教育體系的僵化和應試的刻板化,而逐漸遭到知識分子和眾多家長的質疑和批評,其問題的根源來自于對啟蒙時代民主教育的背離和教育體系工業化的固執。它最早發源于普魯士義務教育體系,是戰爭時代的產物,于二戰之前傳播到東亞地區,通過質量管理的工業式改造,將學校變成了把國民青年塑造成為社會大生產上每一顆螺絲釘的場所。2015 年,日本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村修二,指出日本乃至整個東亞的教育體系,正在毒害著所有亞洲國家,應試主義、學歷主義及低效用的教育機器,對殘害青少年的成長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而繼承了裴斯泰洛齊教育先驅的瑞士,成為當今世界重新找回教育本真的重要范例,被忽視的線下教育在這里被重新得到重視,發現其不可替代性。
中國瑞士商會北京總經理 李丹陽 Daniela Reinau女士
北京瑞士學校校長 浩民 Romain Barrabas先生
樂成資產總經理黃海燕女士
正如裴斯泰洛齊所洞見的如此:身體力行的感官直覺,是所有知識得以真正學習和領悟的首要前提。而這一過程在技能和藝術方面的學習尤為突出,它要求藝術和美學的理解,首先來自于感官對實物的接觸:觸摸一塊黏土、觀看一幅實物繪畫、親自動手調和色彩,與通過二維電腦屏幕觀看雕塑、繪畫及理解顏色,有著本質的不同。而語言作為現實的抽象交流符號,它永遠無法代替真實感官對現實世界細膩入微的捕捉和洞察。在這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就已經樸素地揭示出了:在教育的實景線下,所獲得的真知,遠比從線上獲取的要多得多。
繪畫藝術下午茶
從更深一步的理解來看,所謂線下的實景或情景教育,更符合裴斯泰洛齊所提出的,具有自然法基礎的學習特征。它更符合于人性,更符合于學習本身的,如幼樹生發的自然過程。而線上教育從本質上來說,其架空現實情境的教育環境,從根本上違背了兒童天性的,自發從現實環境中獲得認知的基本心理屬性。
瑞士著名繪畫工具品牌Caran d’Ache
兒童的學習特征,具有著玩耍性和強烈的個體差異性。線上教育無法針對這種兒童的學習天性進行補充,它就像是一座向兒童敞開的冰冷圖書館,孩童無法從線上教育中獲得學習與玩耍的并行,同時線上教育方也無法對正處于屏幕面前的孩童,提出針對性的差異化教學。在這里,線上教育在孩童領域的師生關系中是割裂的,教師也無法僅僅從屏幕中得知孩童的真實反應,因為一切對事物的判斷和認知必須首先依賴于完整的感官信息,孩童的天賦在屏幕前是壓抑的,差異化是被忽視的,教師是無能為力的,溝通是失真的,如同一種變相的填鴨教學。而這種令人遺憾的案例在今年疫情時期大面積推廣線上教育中,已讓人們看到了弊端的爆發式出現。
同時,被線上教育所原子化的孩童,也無法能像在線下教育中那樣,獲得學習同伴式的社交需求。在大量的兒童教學實踐中,學習的社交需求,被認為是兒童在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在裴斯泰洛齊的教育心理學中,就提出過關于社交生活在兒童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它是關于知識實踐、深度理解、糾錯偏差、融會貫通和對知識的自發延展的重要場所。同時,兒童在學習中的社交活動,也有助于提升孩童的社交情感認知,對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和道德理解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兒童的線下教育的另一個不可替代之處,在于培養孩童的學習控制力的幫助。兒童的早期認知模式和玩耍天性,決定了其學習方式在認知三層面(數、形、名)的循序漸進,也決定了學習與玩耍之間的相互轉化和不可割裂,同時也警惕了孩童在學習中容易因天性的玩耍而耽誤學習的實效性和系統性。線下教育的現實情境有助于幫助兒童克服關于學習控制力的問題。師生之間近距離的,固定時空的教育情境,可以起到對孩童學習的實效監督性,既幫助教師能隨時掌握兒童的即時狀態,也有助于兒童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的控制問題。而線上教育,使我們看到,往往是教師在屏幕前深耕講解,而電腦前的兒童,卻心思不知飛往何處。
從整個全球教育的區域性上來看,東亞教育在線下情境中,往往更在意集體教學、教條主義和刻板應試,技術性的知識應用大于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學生往往在繁重的技術性答題中,喪失了對知識的好奇渴求,而變得機械化和應試化。繼承裴斯泰洛齊教育思想的瑞士,規避了兒童教育東亞化的刻板模式,它使得線下教育保持了自啟蒙時代的民主教育理念的生命力,人們在這里真正享受著教育的樂趣。而兒童美學教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線下教育更有利于實踐裴斯泰洛齊的教學思想,同時也有助于孩童在學齡早期培養起豐富而足以影響其一生的美學智識。過早將線上教育引入兒童教學的領域,只能耽誤和摧毀兒童智識階段的建立和發展,它將本屬于在孩童階段完成的智識工作,引向了一條難以彌補的早熟之路。正如裴斯泰洛齊在其兒童教育心理學中所洞見的那樣:從以動心為代表的感官階段,到以動手為代表的習慣養成階段,再到落實到以動腦為代表的智識培養階段。兒童美學教育,正是從兒童自然的認知天性出發,通過在現實情境的自然法氛圍中,在認知現實世界的學習中,培養起美學視野的生命種子。
華高國際也是基于這一理念,建立起真實立體的凱蘭帝美學體系,既秉持著瑞士教育中攜帶的裴斯泰洛齊的教育血脈,又充分發揮了線下教育的優勢。2013年,華高國際作為百年高尚書寫及繪畫用具品牌Caran d’Ache的中國總代理,深耕瑞中藝術文化教育領域,將瑞士精英教育理念引進,在中國首倡美商養成的教育理念,結合瑞士著名繪畫工具品牌Caran d’Ache的多種繪畫材料表現形式、高品質的瑞士教育理念與中國市場的藝術教育需求創造出從三歲開始到十八歲乃至成人的全系統凱蘭帝視覺藝術晉階課程,包含DCIA-A、 DCIA-B、PPIA、PIA、G1、G2、G3、G4、G5、G6、G7、G8共十二個級別的課程,連續多年參加香港地區舉辦的凱蘭帝視覺藝術考級 , 并從去年開始正式將完整的瑞士視覺藝術考級體系引入中國內地 , 在瑞士駐華大使館舉辦年度視覺藝術考級,將瑞士嚴謹的藝術評價體系帶入中國,建立完整的凱蘭帝立體美學體系,遵循兒童教育心理學在美學教育中的應用,為孩童提供情境式的藝術氛圍,打開天性的想象力,激發每個兒童各自獨特的藝術天賦,開啟一個集知識、空間、情感和美學共存的教學環境,從真正意義上維護了兒童教育的精髓。
線下教育的另一個重點是教師的培養問題。在深厚的瑞士教育思想中,19世紀的裴斯泰洛齊很早就發現了教師培養在兒童教育中的重要性。他根據早期瑞士的社會特征,考察各地鄉村及城市的教師素質和施教實踐,從瑞士整體的鄉村教育危機中,重建了兒童教育和教師培養體系。
他認為,脫離兒童情境教育和違背兒童心理特征的教師,不僅不能將孩童帶上一條真正的智識之路,而且還會為兒童的成長帶來災難。他主張教育系統的變革,必須配合以適當的教師精神和素質,他通過心靈、道德、技能、知識等方面去培養真正符合兒童教育的教師。如此可見,兒童線下教育,不僅僅是教育體系的領域,也必須包含教師培訓和成長的體系。
然而,藝術教育教師的持續再訓,在全球范圍內都是一個相對棘手的問題,脫離了學院的集中式教學,當藝術教育從業者進入社會后,線下集中式的學習就變得難以實現。在這一層面,線上教育反而凸顯出一定的優勢。線下實景教學是兒童美學教育不可替代的方式,它是線上教育所無法更替的領域,但當一個孩童走完完整的,由自然法所主導的初等教學階段,建立起健全的現實認知體系,知識結構和自主學習能力,成長為一個成年人后,線上教育就能真正為其敞開知識海洋的大門,作為一種恰當而高效的補充。基于此,VATP營運而生。
【VATP】藝術教育線下研討會
【VATP】藝術教育線下研討會嘉賓合影
為了讓更多中國家庭受益,讓更多孩童及青少年有機會接觸到擁有國際先進教學水平的藝術教師,2019年,華高國際委托位于瑞士蘇黎世的瑞士貴族藝術學院,針對凱蘭帝視覺藝術課程開發出一套成熟的師資培訓及客戶應用網絡系統,即VATP視覺藝術教育課程系統,將凱蘭帝視覺藝術教育再次系統化升級。作為中國首個來自瑞士的視覺藝術教育從業認證體系,VATP視覺藝術教育課程系統在堅持針對孩童、青少年“需要欣賞并親身實踐,情感導入習練,表達揉入情感”對線下藝術教育原則的同時,利用豐富的線上技術手段,打造出涵蓋教師端與學員端雙平臺的,符合科學發展、可便利應用的針對凱蘭帝視覺藝術課程的教師資格認證和教學互動服務的云時代藝術教育網絡系統進行有效對線上輔助。VATP認證教師不僅可以通過在線培訓、月度答疑、級別考核等,真正實現品質無損的“云留學”,還可通過配套的教學應用及反饋系統,實現輕松備課、在線使用各級別豐富的教學課件,更能將教授的學員集中認證到自己的賬戶下,通過“教學反饋”“藝術社區”等功能在學員端獲得呼應,對學員進行高效及時的課后教學反饋與社群交流,有效支撐藝術教育的教學結果,學員更能方便地查找各個地區的VATP認證教師選擇就近學習,反向為VATP認證教師提供從業及創業支持。
基于優質嚴謹的凱蘭帝視覺藝術課程、瑞士藝術考級評價機制及便捷線上功能的VATP,在把握兒童美學教育原則與發揮云時代技術優勢兩個層面上恰當融合,為全球藝術教育提供了一個不錯的范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瑞士教育體系的系統,并對接于瑞士及國際高等教育的前沿。9月25日,瑞士貴族藝術學院與中國瑞士商會在頤和安縵舉行了美育研討會,2020年10月起,VATP視覺藝術教育課程系統教師資格認證及培養計劃也將在瑞士、中國全面啟動,選拔有藝術教育從業及創業意愿的優秀人才,共建兩國間可持續藝術教育圈層。也為眾多瑞中藝術教育從業者提供了更符合藝術教育本質的實際解決方案。
線上教育,是互聯網時代的新型產物,它是線下教育的一種補充。教育是關于人與人之間,人與現實世界之間的一種面對面的信息交互關系,而互聯網僅僅只是一種部分信息壓縮、轉換和傳遞的工具的展延,它無法更改教育的本質關系,正如裴斯泰洛齊所說的那樣,教育是在人類天性與真實生活的實踐之中存在,而數字虛擬永遠無法代替生活的真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