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傳統行業的手工匠人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但也有部分行業跟上了科技創新的步伐,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就比如我們要講的RICHARD MILLE里查德米爾制表工匠。他們秉持著匠人精神,打磨、鉆孔、鑲嵌、組裝,每一個細節都植根于傳統,每一款零件都需要專注呵護,但卻沒有忘記探索與冒險,無論是在材質方面還是制表工藝,都取得了新的成就。特別是RICHARD MILLE自成一格的寶石鑲嵌技藝,為每一只腕表注入精致的靈魂。
設計師是為每一款腕表注入生命力的第一步。現任女士腕表系列總監Cécile Guenat加入團隊后,為原本科技感十足的RICHARD MILLE帶來富有能量的異域風情及建筑裝飾風格的藝術理念,設計RM 71-01便是她初露鋒芒。透過”護身符 Talisman”的概念,將從非洲原始部落面具、雕刻中汲取靈感的Tribal arts部落藝術,及對比鮮明、幾何感十足的Art Deco裝飾藝術,相互融合,完整呈現在多達10種設計樣貌的RM 71-01 Talisman系列腕表上。
每一位日內瓦Sercab寶石鑲嵌工作室的匠人們,除了在白金或玫瑰金材質的表殼,鑲嵌上大小不一、排列有致的鉆石之外,還要運用色澤純潔的珍珠貝母,以及魅惑視線的縞瑪瑙與黑色藍寶石于表盤裝飾,塊面的色彩變化加上鉆石的光芒點綴,亮麗又帶有些許柔美溫度。匠人在下刀鑿出每個鑲嵌基座之前,遴選寶石材料、估算置放間距等預備事務,都要仰仗鑲嵌工匠們長年來累積的經驗來判斷,絕非一蹴可及之事。
工匠們則是將設計實現成作品的“圓夢人”。匠人們對于合金材質早已十分熟悉、無多畏懼,但若是要處理CarbonTPT?碳纖維的RM 07-01和RM 037女士腕表表殼,又是一種加強版的挑戰項目。
CarbonTPT?碳纖維材質由多層平行碳纖維細絲組成薄層,再將數百片薄層經機器45°角排列層疊、6 bar壓力加熱到120°才得以制成,與擁有卓越物理性能的復合材料相比,破裂應力現象改善了25%,遏止出現微裂紋方面更有高達200%的優化成效。
要想打造固定鉆石的底座,就必須克服TPT?碳纖維高硬度及抗劃的特性,以及施力不當會造成纖維紋理脆裂的風險。匠人們舍棄傳統工具,使用配備鉆石磨具和鉆頭的專用器械,RM 037 女士腕表中首次采用的TPT?碳纖維材質鑲鉆工藝,要求工匠在表殼與鏤空表盤上精確鉆磨適當大小的底座,以置放固定鉆石與寶石的鑲爪。接著,匠人們細心地在表圈和表殼上手工鋪排整齊閃亮的鑲嵌鉆石,配合啞光質感的碳纖維表殼勾勒出其外型;以及舒適服貼手腕的弧形設計,閃耀與沉穩的鮮明對比,更展現當代女性獨立而優雅的不凡氣質。
鑲嵌工匠們的使命便是用天然美物裝飾腕表作品。接下來,他們將挑戰在ATZ白色陶瓷及TZP黑色陶瓷材質的RM 07-01和RM 037兩款女士腕表上進行更有難度的寶石鑲嵌工藝。經過高溫燒結的陶瓷材質,硬度系數高,防劃效果亦佳,卻有著容易因過大敲擊力而粉碎的特性,因此鑲嵌工匠們更加小心翼翼地操作。每一個全手工拋光的紅金材質爪鑲底座都是單獨制作的,依序嵌于表殼上排布細密的、直徑為0.25毫米的小孔,更是因為熟練掌握加工表殼鉆孔的車床,對于各項參數的設定必須足夠精確,巧匠們才能將每一顆美鉆牢牢固定、優雅排列。精致切割的晶瑩美鉆,凈度卓越,閃耀的光澤與背景中天鵝絨般的黑色納米陶瓷相得益彰。
最后,匠人們還接下一個幾近殘酷的任務:藍寶石水晶的鑲鉆工藝。由于藍寶石成分上的高純凈度,不僅造就它的絕佳透明度,更使得它的硬度高達莫氏硬度等級9,鉆石以外的材質都無法奈它何。如此抗磨損性能高的兩相對比,便是對鑲嵌匠人鑿切出鑲嵌空間的高難度挑戰。
為此,RICHARD MILLE首先進行細致的成分分析,并采用精準至微米的激光操作,與陶瓷或TPT?碳纖維相比,耗時加倍。紅色或灰色金爪需單獨制作,并經手工拋光,嵌入表圈創造出一排基座,以容納精致美鉆。整個藍寶石水晶的加工和潤飾過程,需耗時長達40天。不斷嘗試愈高處理難度的材質來施作鑲嵌,持續挑戰工藝極限的積極態度,不言可喻。
在腕表行業中,RICHARD MILLE已經成為最具有影響力的品牌之一,這與制表工匠的付出息息相關。每一件精心雕琢的作品,都是智慧與技藝的結晶。每一枚腕表,都是珍寶。
RICHARD MILLE里查德米爾旗艦店
北京銀泰中心旗艦店
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2號北京銀泰中心in01 一樓126號店鋪
上海浦東麗思卡爾頓旗艦店
浦東新區陸家嘴世紀大道8號麗思卡爾頓酒店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