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某些時刻,總是深處其中而不自知,多年之后才會感受這些時刻的重要意義。2020年就是這樣的時刻,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疫情的突然出現和流行,讓很多歷史性的事件接踵而至,使大變局加速演進,改變了甚至加速了某些趨勢的到來,比如世界的虛擬化、全球化遭遇逆流、經濟文化陷入內循環等等,藝術行業當然也在其中。而2020年,本應是藝術北京的十五周年,對這個博覽會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然而在這些不可抗力的原因下按下暫停鍵,但藝術北京依然希望在年底通過一個展覽讓大家一起聚一聚,在這個時刻,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利星行文化藝術中心
今天是藝術北京·發現開幕暨2021藝術北京全新發布,近百家媒體參與開幕式活動,共同助力"2020藝術北京·發現"展。十五年來,藝術北京的成長離不開各位媒體的支持與參與,我們懷抱感恩,承諾將在未來持續呈現最佳品質的展覽給大家,同時也希望更多人了解、關注藝術北京,期待未來有更廣闊的合作空間!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我們相聚在一起,用臻心打破寒冷的桎梏,用最放松的姿態進行交流與表達,共同開啟嶄新的、充滿期待的新年歲。
藝術北京創始人 董夢陽
藝術北京·發現展開幕之即,藝術北京創始人董夢陽首先致謝各位媒體朋友和到場嘉賓對藝術北京長期以來的關注和支持。藝術北京作為中國范圍內服務藝術機構最多的藝術博覽會,秉承"誠實專業"的理念,根據當下藝術市場既有格局和豐富的博覽會操作經驗立足于北京,通過對展覽結構的不斷調整和豐富,力圖探索一條適合當下中國藝術市場的發展路徑。與此同時,董夢陽向到場嘉賓介紹了藝術北京更年輕化、更專業化的團隊架構,并表示2021年將是藝術北京崛起的一年,藝術北京將分別在春季和秋季呈現給大家兩種不同形式的博覽會。
藝術北京藝術總監 李斌
藝術北京藝術總監李斌介紹,2021年藝術北京博覽會將于4月30-5月3日在北京全國農展館與大家如約見面。5月份的博覽會將在延續以往展覽規模和樣態的同時,與畫廊協會緊密合作,肩負起藝術博覽會的社會責任。展覽仍將包括當代藝術、經典藝術、設計藝術和公共藝術四個板塊。藝術機構將更加專業、理性、多元化地提供更加豐富、更有層次的藝術作品。同時,藝術北京主題展覽、影像北京專題展、青年藝術家展覽等,將與同期美術館、畫廊的展覽將形成聯動效應,匯集力量共同推動藝術市場的繁榮,拓展社會生活中的藝術發展。未來,藝術北京將整合國內重要的藝術力量,全面呈現以北京為中心的中國藝術市場。
藝術北京執行總監 趙一霓
藝術北京執行總監,趙一霓,向大家分享了秋季博覽會的規劃。作為國內首創以藝術經紀人為參展主體的藝術博覽會將于2021年秋季開幕,這是藝術北京基于中國藝術市場的現狀,在博覽會領域所做出的嶄新探索和嘗試。趙一霓表示,中國藝術家創作資源很多,但畫廊和相關藝術機構的數量卻不能與之匹配,這一現象導致大量的藝術家缺少與市場對接的機會,但這一角色卻在藝術行業中長期被人們所忽視。時至今日,在行業里發展經紀人制度,建立健全良好生態環境已經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相信在未來,藝術經紀人也將會在藝術市場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關于2020藝術北京·發現
"藝術北京·發現"展覽于2020年12月18日至2021年1月3日,在利星行文化藝術中心對公眾開放。這次展覽是藝術北京在今年這個特殊年份策劃的"特別展覽"。
此次展出面積1300多平方米,展出作品以當代藝術、經典藝術、設計藝術為主的100多件藝術作品。"藝術北京·發現"展覽由"元 PLUS"畫廊邀請展、"藝術家發現展"、專題展三部分組成,并安排了系列的藏家鑒賞活動等,希望在這個藝術的冬天,朋友們可以借此機會相聚在一起,相互溫暖。
"元 PLUS"——畫廊邀請展
世界越來越平,信息的不平衡越來越被拉平,人們獲取藝術的渠道也已經不再全部依賴美術館、拍賣行、畫廊等等傳統的專業機構,人們觀看展覽的方式都在發生變化,藝術收藏與藝術消費之間的關系也在變化。但藝術家和藝術創作作為藝術市場的整個基礎沒有發生變化,這也是藝術行業的"元"問題。
"元 plus"展覽,邀請十家在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之上,還在探索當代藝術學術研究與實驗的畫廊,每家畫廊推薦一位藝術家,通過這個展覽考察在逐漸變化的新全球化語境中,藝術本體與文化邏輯的關聯。重視與推動以"元" 為基礎的多向性藝術探索。希望借這次活動,邀請大家來聚一聚,管窺今年藝術家以及畫廊的藝術面貌。
[畫廊提名展參展畫廊名單]張德建 蜂巢當代藝術中心
劉鋒植藝· 凱旋畫廊
王源遠 玉蘭堂
陳琦 亞洲藝術中心
丘婧彤 偏鋒畫廊閆平 王克舉 方圓美術館
閆占城 作者畫廊
茅小浪 太和藝術空間
史新驥 aye 畫廊
月乃蛙 當代東京畫廊
藝術家發現展
"藝術北京·發現展"同時也會策劃十位知名藝術家的個展,尋找那些在一級市場上不常出現的藝術家及其藝術作品,展出這十位藝術家在2020年的最新作品,為市場帶來一些有價值和意義的補充,為廣大的藝術品收藏家及藝術機構提供更優質的藝術家和作品,為更多的藝術家提供最具實力的媒體推廣和作品展示為目的,獲得更多的關注。此次展覽也在為博覽會的發展探討一種新的可能性,在保證藝術家個展風格獨立性的同時,也能確保在展覽整體的框架之內。
[參展藝術家名單]
艾安、方力鈞、季大純、唐暉、王玉平、王偉、王邁、葉洲、張偉、吳永平
專題展——"圖像的認知與轉變"實驗展——科技@藝術
藝術北京持續對藝術教育領域的關注和發現,在繼承審美教育的同時也該關注世界的變化,與時俱進。藝術北京與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五工作室,共同推出"圖像的認知與轉變"實驗展。科學的進步從不是藝術發展的絆腳石,利用好當下的工具,掌握當下的語言,結合傳統藝術的精髓,完成高水平的創作是現代藝術教育的宗旨和目標,筆墨當隨時代。
專題展由中央美術學院國際學院院長劉剛老師作為學術顧問,油畫系第五工作室閆燁作為指導教師,提名10位年輕藝術家,線上線下的展覽方式呈現更為多元的展覽面貌。本次專題展得到NVIDIA和RAZER的大力支持,借助NVIDIA GPU與獨有的Studio驅動強強聯合,助力藝術創作和藝術教育的發展。
貴賓活動
藏家邀請方面"藝術北京"結合北京這座城市獨有的文化與藝術環境,專門定制嶄新的藏家邀請和貴賓導覽計劃,與私人美術館、收藏俱樂部、高端品牌客戶中心等機構合作,希望能有更多的熱愛藝術的新藏家入場,希望在年底為整個北京的藝術行業點燃一星希望之火。藝術北京與康德美術館、古風堂合作,為貴賓特別呈現古典藝術洽談室,使藝術品不僅僅是孤立于光線下,而被置于生活場景中,從而被喚起新的生命感,生活與藝術的對話,自然而然緩緩展開。
我們愿和大家一起走過這段不容易的時光,重樹藝術行業的信心,共同探索未來之路,我們都在,我們相聚。
公眾開放:2020年12月18日 – 2021年1月3日
開放時間:10:00-17:00
展覽地點:利星行文化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