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設計師品牌的黃金時代已經來臨了!
當2022春夏上海時裝周打破以往慣例,選擇年輕的MASHA MA擔綱開幕大秀,又以新星CONSISTENCE參與的“光明之城”作為閉幕大秀時;當聚焦東方元素的TUYUE涂月、荷木HEMU,來自香港的ANGUS TSUI、DEMO、REDEMPTIVE、TAK L.等眾多設計師品牌輪番登場時,我們能夠斷言:新一代“見設者”們已走到了舞臺中央,羽翼漸豐的中國設計師品牌在創意引領度和商業成熟度等方面均已蓄力待發,國內時裝體系正迎來新的崛起。
新時代新風口
這是一個新消費機遇帶來的新風口。硬核態度、放飛青年、危險乖、佛系三連、時髦懶人......當我們被Z世代一個又一個新頭銜和獨特個性所吸引時,這個龐大的群體同時以新的消費觀念沖擊著全球商業領域的變革。而從明星帶貨、圈層文化到代際認同感,時尚品牌認知的邊界也正在被Z世代逐漸打破。中國年輕消費者擁有獨特的審美,在時尚中尋找著更國際化的身份表達,他們熱衷于國貨,對本土設計品牌的認同感正在逐年增強......與此相伴的,是中國時尚產業鏈的創新和變革。
自2010年以后,中國獨立服裝設計師品牌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市場穩健增長。2011年該行業產值144億元,到2018年產值已經達到了835億元。新冠疫情則進一步成為本土服裝品牌發展的催化劑。麥肯錫在《“雙擊”中國消費者》中指出:在同等性價比下,62%的中國消費者更偏向選擇本土品牌。報告認為,在本土設計師品牌擁有充足的受眾和市場的前提下,新冠疫情使得國內消費內循環,從而帶來更大的市場潛力以及提供給消費者更深入的了解機會,同時也倒逼部分主攻海外市場的新銳品牌更多地去了解國內消費者和市場環境。
品質、個性、細分、小眾......面對消費者排山倒海式的消費需求變革,服裝產業從商品設計到品牌營銷都進入了全新的時代。這對于本土原創設計師品牌而言是一個機遇,亦是一個挑戰。
毋庸置疑,中國本土年輕設計師的發展仍面臨著瓶頸。據統計,每年有數以萬計的設計師品牌在中國誕生,而其中不到1%的品牌能夠活下來。一些本土設計師品牌才剛發跡,另一些同類品牌又開始加劇衰亡。睿意德的報告表示,其誘因是“中國市場中,設計師品牌面臨奢侈品品牌年輕化、輕奢華以及快時尚的多重夾擊,迫于開店成本,幾乎所有的國內設計師品牌生存的唯一途徑就是開通淘寶。”的確,目前設計師品牌所占的市場份額并不算多,大部分設計師品牌由于定價偏高,缺少競爭力。對這些品牌來說,生產成本高、受眾長尾、供應鏈難以把控等是不可規避的難題,擴寬銷售渠道更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環。
創新推動成長
年輕的設計師品牌如何繼續成長,擴大體量,進而剝離”獨立設計師”的標簽,變成一個獨立的、成熟的品牌?
為了促進中國創意產業市場的成熟,國家領導人曾明確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這為設計師品牌送來了春風。創業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整個社會大環境的支持,“我們非常愿意扶持一些年輕的設計師,幫助他們實現突破和成長。”上海時裝周組委會副秘書長呂曉磊說。本季時裝周以“未來見(建)設者”為主題,關注在新冠疫影響下的時尚領域發展,從“商業品牌”拓展到了“設計師品牌”,將本土年輕品牌推向了舞臺中央。
隨著上海在全球時尚消費格局中異軍突起,上海時裝周已經成長為體量客觀且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全球時尚發布會之一。有別于國際四大時裝周,上海時裝周的特色在于依托本土制造業及國內消費市場供需兩端的優勢,縱向聯動產業上下游,橫向形成多領域聚合,更好地肩負起平臺使命和社會責任。
年輕的本土設計力量需要優質平臺來嶄露頭角,上海時裝周的品牌推動與曝光露出,以及相對完善的SHOWROOM體系,為新品牌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機會。自10月8日起,超過一百場男女裝、童裝、禮服新品發布,匯集上海新天地、中國船舶館、靜安嘉里中心、靜安八佰秀等申城時尚藝術地標。年輕先鋒創意品牌成為當仁不讓的主角:在位于黃浦江畔的中國船舶館,以“蕾虎羅曼史”為主題的發布會中,AUTI SEMINARIO,Zhong Zixin,RUOHAN,J E CAI,022397BLUFF等10個新銳品牌首次亮相;在新天地主秀場,以“FASHION PORT時尚 ? 海港”為主題的展示帶來香港年輕設計師充滿實驗性、未來感和前瞻力的新品發布。
(從左到右:蔡鴻成REDEMPTIVE、陳進杰DEMO、徐逸升ANGUS TSUI、李德誠Tak L.)
同時在秀場之外,上海時裝周的觸角已經延伸至“市場”,打造了以銷定產、引領商業模式改革的買手制商貿對接平臺。本季時裝周期間,各具特色的貿易訂貨會同期展開,MODE上海服裝服飾展更加聚焦服務升級,廣泛吸納了新興獨立品牌。在空間布局上,本季MODE進行了特色區域劃分,結合品牌及產品風格,設置“她”力綻放、“潮”不逐流、登“鋒”造季和“飾”意盎然四個專區,分別對應女裝、潮牌、個性先鋒品牌和配飾四大區域,便于觀眾快速找到目標品牌,提高訂貨效率,方面品牌與買手對接。以MODE為核心,ONTIMESHOW、時堂、TUBE、ALTER、NOT、DADASHOW、HCH、LAB等一眾優質展會將品牌層級輸送至一個個細分市場,為不斷崛起的中國本土品牌做好精細化時尚推廣服務。
此外,上海時裝周還通過可持續時尚論壇,8天主題直播周,以及線下時尚生活方式類項目等活動,迎合年輕消費者的喜好,營造獨特的城市時尚生活消費景觀,這些活動也為年輕品牌增加了曝光率,讓品牌以多元化方式展示創新和態度,集合產業鏈生態資源。
聚合各方力量
良性產業生態的形成,離不開商貿流通和蓬勃、活躍的循環體系,更離不開扶持品牌成長的“沃土”。與上海時裝周這樣的大平臺相輔相成的,是LABELHOOD、Fashion Farm Foundation (FFF)等非營利設計師扶持機構的努力,它們為資金不足的新品牌提供了從設計創意到推廣渠道的支持,讓它們抱團取暖,為這些新鮮血液拓寬了思路。
此次2022年春夏上海時裝周,Fashion Farm Foundation(FFF)帶來以“FASHION PORT時尚 ? 海港”為主題的時尚企劃,於MODE上海服裝服飾展中展示了共20位香港時裝設計師的優秀作品,其中4個品牌參加了上海時裝周@XinTianDi發布秀:ANGUS TSUI游走于時尚潮流與未來主義之間,致力宣揚愛護地球的訊息;DEMO打破了被傳統標簽規限的性別形象,訴說著“勇敢的展現自我”的故事;REDEMPTIVE濃縮了時代下那些勇敢突破且追求自由的青年精神;Tak L.塑造了服裝版形的純粹理念,并喚起了一種安靜和率性的詩意。
(Tak L.走秀作品)
FFF于2012年成?,由一群熱心的資深時裝企業家及教育家組成,致?推動?港時裝業發展,并以促進時裝設計師、業界專家及?化界??之間的協同效應為策略性?標。
在中西文化交匯融合的香港,文化創意產業一直走在國內和國際的前列,但其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市場太小。作為?港時裝設計師創建通往全球商機的橋梁,?2013年開始,FFF就舉辦“HKFG”(前稱Fashion Guerrilla)項目,讓設計師們有機會于海外時裝周展示其品牌系列。至今,HKFG的?跡至今已遍布巴黎、紐約、東京、及杜拜等多個時裝界重要的城市。
受內地強勁的消費力吸引,此前FFF已經帶領眾多香港設計師開啟了大灣區時尚熱潮。上海作為眾多本土設計師創立品牌工作室的時尚前沿重地,擁有年輕開放的城市氛圍和貼近國際的視野,FFF此次攜眾品牌而來,是為了讓香港時裝設計師與國內業界人士進行更深入的交流,提高設計師對國內市場的認識,推廣香港時裝設計業的專業性。
隨著新冠疫情的日益穩定,年輕設計師品牌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需要不斷進行產品的創新和迭代,拓展渠道,建立品牌的核心競爭力。顯然,來自平臺和非營利機構的推動,將使這些年輕品牌的理想更快地成為可能。江山代有人才出,新鮮的血液創造出新的生命,而當品牌和行業發展了,消費者才能更好地享受時尚的快樂。
FFF展出品牌:
ANGUS TSUI (設計師:Angus Tsui)
DEMO (設計師:Derek Chan)
REDEMPTIVE ((設計師:Wilson Choi)
TAK L. (設計師:Tak Lee)
ATHENAEUM(M.) ((設計師:Maness Ko)
FROMCLOTHING OF (設計師:Shirley Wong)
PONDER.ER (設計師:Alex Po & Derek Cheng)
SUN=SEN ((設計師:Sun Lam)
VINCENT LI (設計師:Vincent Li)
YMDH ((設計師:Jason Lee)
BIG HORN (設計師:Kevin Ching)
FAITH& FEARLESS (設計師:Bob Lei)
HOOPLA (設計師:Wayne Lo & Kit Lee)
KIBO (設計師:Natalie Chow)
LOLA VON VEGA (設計師:Candace Cheung)
METHODOLOGY (設計師:Glori Tsui)
MIDNIGHT FACTORY (設計師:Auston Tse)
PLAYFUL SOCKS (設計師:Brian Ching)
SWEETLIMEJUICE (設計師:Simpson Ma)
SYZGY OUTDOOR GEAR (設計師:Partick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