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奢品 > 腕表 > 【表態課堂】普通上鏈和炫技上鏈有哪些壁壘?用直白的邏輯解釋給你聽

          【表態課堂】普通上鏈和炫技上鏈有哪些壁壘?用直白的邏輯解釋給你聽

          2022-01-26 15:34:00 來源:

          前澤友作,通過創立了兩家日本知名線上零售網站“STAY TODAY”和“ZOZO TOWN”而榮登知名企業家行列的億萬富翁,在前段時間搭乘飛船去國際空間站體驗了12天失重環境下的生活,現已返回地球。在他拍攝的照片和直播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左手上佩戴著橙色腕帶款的里查德米爾 RM 27-02。

          前澤友作和他的RM 27-02

          如果你是從這枚腕表開始接觸里查德米爾(RICHARD MILLE,下面簡稱RM),那這塊表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部分,也許既不是RM標志性的鏤空盤面,更遑論明快的橙白配色,而是它匪夷所思的重量實測值——區區38克!

          熟悉這個品牌的人都知道,這就是里查德米爾的常規操作,通過材料學的進步、結構的合理化來得到超前的性能,然后把多項獨家成果同時放進一枚腕表里。鑒于這種現狀,作為對RM的設計思路有些許感想的我來說,還是希望通過很多人理解機械表的第一課——自動上鏈系統,來讓大家能更多地從技術角度理解這家年輕有料的制表商,看看他們在這些年來到底實現了哪些技術上的新進展。

          常說的“上鏈”是怎么回事?

          腕表的結構用簡單的方式說,就是利用一個動力源來驅動龐大的齒輪系統,最終讓指針旋轉起來,而這個動力就是發條盒。既然是“盒”,它的內部當然是空心的構造,用來容納一根展開后長達幾十厘米的螺旋形金屬薄片,也就是發條。發條的一端被固定在盒子中心的發條軸上,另一端則利用摩擦力緊貼住發條盒內壁。

          打開的發條盒、未上鏈的發條

          由于發條是被擠壓進盒中的,在里面一直處于蜷縮的狀態,它會不斷地釋放這股壓迫力(也就是應力),試圖把自己恢復成舒展的原狀。這就像用手指捏扁一根彈簧,你能感受到它雖然被捏扁了,但始終在輸出反抗的力,如果一放松,它就彈回原樣。腕表的動力來源,就是靠著發條的這份努力來驅動整個系統,但剛裝進發條盒里的發條其實處于“空鏈”狀態,雖然也有一些應力,還沒有強大到能讓腕表工作起來,需要“上鏈”。 上鏈機構就是利用一枚旋轉起來的自動陀、或者表冠,分別通過不同的齒輪組把扭力傳遞到發條上,使發條進一步蜷縮在一起,那發條就能積累足夠的應力來驅動第一枚齒輪、進而整個腕表都被激活起來。緊緊蜷縮在一起的發條就處于“滿鏈狀態”。

          上鏈會不會過度?

          現在的腕表通常都有“滿鏈保護機構”,也就是在發條最外圈焊接一段“副發條”,你看發條尾端那一段蜷曲方向和主發條相反的部分就是了。

          發條松弛和上緊時不同的狀態

          一旦保護機構失效,副發條不打滑,繼續上鏈就會過度,應力持續增加無法釋放,可能損壞上鏈機構。這就是目前比較典型的上鏈系統的工作方式。如果你覺得這套系統非常行之有效,倒也沒錯,畢竟腕表行業一百多年走到今天也是趟著風風雨雨過來的,大家都采用的最大公約數,想必可靠性也是有一定保障。但顯然,RM作為行業中不循規蹈矩的存在,在上鏈方面也做著創新性的嘗試。

          什么是“扭矩限制表冠” & “離合擺陀”?

          在傳統的上鏈系統里,雖然副發條打滑的動作從正面意義來說保護了上鏈系統,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打滑動作使得副發條和發條盒之間會產生尖銳摩擦,如果持續時間一長,就容易產生碎屑、讓其他零件受損。針對這樣的情況,里查德米爾在他家的腕表RM 030上搭載了兩種首次在腕表上登場的機構,對上鏈系統進行保護,它們就是“扭矩限制表冠”和“離合擺陀”。

          RM 030

          先說扭矩限制表冠(Torque-Limiting Crown,下面簡稱TLC)。所謂扭矩,簡單粗糙地說,就是擰一個物體時,該物體受到的扭力,它的單位是牛米(N·m)。扭矩限制表冠,它的特點是在上滿鏈以后繼續擰動,表冠會呈現打滑的手感,毫無阻力。

          扭矩限制表冠

          在工業上有一種與其類似的常用機械部件——扭矩限制器(Torque Limiter,下面簡稱TL)。TL通過特殊的機械構造,使得它在承受過大的扭矩時發生打滑現象或直接松脫,不再把應力傳導到后面的機構,起到重要的保護作用。等到扭矩恢復成設定允許的數值后,TL又會自動嚙合、傳遞扭矩。TL在工業機械上常有應用,可以說是非常成熟的技術。 這種設計的優勢一目了然,如果發條已經上滿,表冠再怎么擰,它的扭矩也無法傳遞到后面的機構,最終也不會使副發條打滑、又能上緊發條,對于延長系統的使用壽命是非常有效的。RM的工程師在開發時將TL的技術引入到了自己的腕表制造中,以此來優化腕表的上鏈效率。 既然手動上鏈有了保護機制,那自動上鏈的也有發揮同樣作用的“離合擺陀(Declutchable Rotor)”來避免該問題。

          離合擺陀裝置

          經過RM四年研發才最終完成的離合擺陀系統在上滿鏈的狀態下,會從某個齒輪開始自動脫離系統、不再向發條傳遞扭矩。這時候表盤上12點位置的“上鏈指示器”會從“ON”切換到“OFF”,表示擺陀已失效。等到發條逐漸松弛,剩余的動力儲存只剩40小時的時候,離合擺陀會自動接回系統中,開始上鏈。

          “可變幾何結構擺陀”又是怎么回事?

          前述的表冠和擺陀設計,可以把它們歸結為離合裝置,是通過眾多機械零件完成恰到好處的動作來實現的。那有沒有靠更少的零件就能實現同樣功能的簡單設計呢?我不敢說完全實現,至少曾經讓我覺得最有希望的設計,首推RM的“可變幾何結構擺陀(Variable-Geometry Rotor,下面簡稱VGR)”。 以RM 07-01為例,它雖然是一枚女士腕表,45.66毫米 × 31.4毫米的長寬尺寸在RM家族里顯得分外小巧,但從它搭配了VGR這點一上看,依然是血統純正的RM。

          RM 07-01

          可變幾何結構擺陀,就是將通常的一整塊擺陀的最外沿做成位置可調節的配重塊。放松配重塊上的四顆螺絲,可以將配重塊移動到需要的位置再重新固定,這樣就能改變擺陀的慣性。兩個配重塊越靠近,擺陀的旋轉慣性越強、上鏈越高效,當配重塊靠向兩邊時,就得到相反的效果。

          可變幾何結構擺陀

          據RM的說法,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有區別,每天的運動量也不同,固定的上鏈效率并不適合所有人,所以研發了這種可變結構的擺陀允許佩戴者調整自動上鏈系統的敏感度,以匹配自己的生活狀況。這其實也戳中了很多人的痛楚,為了在上鏈“過度”和“不足”之間獲得平衡,運動時暫且摘下腕表或者每天手動補鏈都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調節方式,所謂的“自動上鏈”也并沒有多么“自動”。VGR的存在鼓勵著用戶尋找最適合自己的上鏈效率,這種特別的定制感在當今的制表業依然是罕見的。定制感顯得如此特別,但稍加深究,它的設計思路只是將單一零件分散成幾個模塊并充分利用而已。模塊化是業內的一股趨勢,比如早年的一大塊夾板經過不斷的模塊化而變得越發小巧,這樣一來,機芯設計的變更只會讓相應的夾板被棄用,而不是整塊廢棄。把一塊自動陀分成三部份的做法異曲同工,但RM這樣做的目的卻是為了自定義上鏈效率,頗具開創性。有沒有感覺似曾相識?沒錯,這就和“扭矩限制表冠”或者“離合擺陀”一樣,又是一次成熟思路的嶄新運用。 VGR的出現描繪了一副讓人期待的圖景,但作為該設計的首次實裝確實也很難做到盡善盡美。由于調整的過程涉及到打開表殼、使用專用螺絲刀,所以得讓專業制表師來親自操刀。在前面介紹過的RM 030以及其他表款上也有相似的VGR,佩戴者始終無法自行調整。

          RM 030上的可變幾何結構擺陀

          本來是為了“自定義”而設計的功能,卻必須由專業人員來操作。為此,RM繼續著升級的步伐,在最新發布的RM 35-03上讓我們看到了VGR的完全進化。

          新推出的“蝶形擺陀”有多特別?

          以網壇傳奇Rafael Nadal命名的RM 35系列走到了第十年之際,系列第四款腕表RM 35-03被推向市場,它分為兩種不同配色的款式。里查德米爾似乎也對它寄予厚望,在它身上投注了相當多的獨特技術,其中最讓我驚呼的,非“蝶形擺陀(Butterfly Rotor,以下簡稱BR)”莫屬了。

          RM 35-03

          普通造型的擺陀大家都熟悉,也就是一塊金屬的半圓形配重塊,安裝在機芯中央的中軸上。它對腕表佩戴者日常的手腕活動做出反應,在離心力和慣性的作用下開始旋轉,帶動一系列齒輪,為發條上鏈。如果要調整擺陀的上鏈效率,常規的方法是把擺陀做成不同大小、選用不同的材質。這樣的“調整”,決定權在于制表商,他們都聲稱自家的上鏈效率能照顧到多數人。事實上在業內并沒有統一的指標、規范的測試方法來幫助我們橫向對比,諸如“單向上鏈和雙向上鏈哪個效率更高?”之類的爭論就是這種無序現狀的負面反映。等到大家都意識到類似的你來我往沒有盡頭時,干脆也就不把上鏈效率當回事了。但里查德米爾通過可變幾何結構擺陀、以及現在進一步升級的蝶形擺陀,讓上鏈效率有了實打實的、物理上絕對可信的變化——而且還是可以自定義的。

          蝶形擺陀

          蝶形擺陀,顧名思義,擺陀能夠像蝴蝶雙翅一樣左右打開。它分為兩扇小擺陀,能通過一組齒輪和杠桿控制它的開合。當兩扇擺陀合攏時,它們結合成傳統的半圓形擺陀的狀態,所有配重都聚攏在一邊,隨時準備上鏈。當擺陀被左右打開,會對稱地分布在中軸兩邊,擺陀重心移到中間位置,不再隨著手腕的運動而劇烈轉動,上鏈效率明顯減弱。

          蝶形擺陀打開狀態,呈對稱狀

          它的原理和可變幾何結構擺陀一樣,改變重心的分布來調整上鏈效率,但在此基礎上又有兩點明顯改進。首先,蝶形擺陀可以打開到完全對稱的程度,明顯會比上一代方案更強烈地制約擺陀的旋轉,在這方面可以說做得更為徹底。其次,開合操作可以通過表殼上7點位置的“SPORT MODE” 按鈕一鍵觸發,終于不用拆表殼了!盤面上6點位置的上鏈指示器能告訴你目前擺陀能否上鏈,不用摘下腕表翻過來確認。 也就是說,RM 35-03的蝶形擺陀進一步優化了可變幾何結構擺陀的功能性,成為佩戴者可以親自并且輕松地調整上鏈的機構。

          SPORT MODE按鈕

          說到這里,大概可以看出RM的上鏈技術分為“自動”和“手動”兩條路線。“扭矩限制表冠”和“離合擺陀”是自動感知扭矩的強度、自動切換離合,屬于前者。好處在于把扭矩控制在了合適的區間里,動力足夠又避免磨損。而“可變幾何結構擺陀”、“蝶形擺陀”通過模塊化設計給了佩戴者更多的自定義空間,雖然佩戴者其實對于擺陀的上鏈效率的拿捏不如制表廠來得準確,但重要的還是親手操作的參與感。

          佩戴RM 35-03的納達爾

          話說回來,看到擺陀打開的時候,我都沒有想到什么上鏈效率之類的復雜理論,而是單純被這種超出預想的構成方式所撼動,誰能想到擺陀還能像變形金剛一樣切換狀態?RM雖然看上去具備濃郁的理性氣質,慣于圍繞最后的成效來做文章,但某些設計還是能帶來直觀的視覺享受和新奇的體驗。不光是蝶形擺陀如此,更早之前的“快速上鏈裝置”已經讓我們見識到里查德米爾好玩的一面。

          “快速上鏈裝置”的意義在于快?

          RM 65-01是2020年末里查德米爾推出的一款高度復雜功能腕表,具備高振頻機芯、可變幾何結構擺陀、功能指示器、雙秒追針計時等硬核功能。但對我來說,最愿意體驗的,倒是另外一項“快速上鏈裝置(Rapid Winding Mechanism)”

          RM 65-01

          根據RM的簡單介紹,“快速上鏈裝置”是繼表冠、自動擺陀之后的第3種上鏈方式。具體操作是按下8點位置的按鈕,相關機構會產生扭矩,為發條上鏈。

          從空鏈到滿鏈,需要按125下。

          快速上鏈按鈕

          它每按一下所輸出的扭矩都是經過了RM的反復驗證所得出的合理值。雖然我們也不知道這個值到底是多少、是否真的合理,但至少扭矩輸出得更為均勻,不像擰動表冠時那樣還要考慮到手指的力道是否適中。從這點上來看,它對于上鏈機構來說一定是有實際的保護作用。

          快速上鏈裝置結構圖

          另一方面,我原來因為它要按125下才能滿鏈這一點而懷疑過它的實用性,畢竟“擰表冠30圈”和“按壓125下”,好像前者省力多了。但我們常說消費前最好眼見為實,果然有一天起床后,我拿起腕表手動上鏈,重復擰動表冠時立刻意識到了快速上鏈裝置其實相當實用——有了它,就可以單手上鏈!如果有這樣一枚,我可以在一只手喝咖啡、玩手機看新聞的同時用另一只手完成上鏈。雖然只節省下了那么一分鐘,但能在這樣枯燥的一分鐘里兼顧其他事情,應該能讓這個早晨變得愜意很多。

          至此已經將近年來RM在上鏈技術方面的重要進步大概梳理了一下,那讓我回到開頭,里查德米爾的技術真的讓人眼花繚亂?其實一路寫下來,我感覺恰恰相反,他們只是擅于站在其他行業、其他領域的成功基礎上挖掘出新的運用方式,這一切對于看慣了今天其他制表大廠作品的我們而言,感覺陌生而新奇也是情有可原,它那種對于機械聯動裝置的靈活運用、還要當作立身之本在每一款作品上都有體現的做法,在業內可謂罕見。

          “產量越大則成本越低”是制造業最基本的邏輯,選擇上述種種小眾的設計方案、把工業上一個大尺寸的機構給小型化到塞進腕表的方寸之間,從結構設計、原材料選擇到生產設備和工藝設計都要重新摸索,付出的成本不亞于任何我們通常概念中的“創新”。但正是因為RM這種“自成一派”,又不計成本地重新思考和定義腕表機芯結構,才成為眾多機械愛好者所追求的腕表品牌。

          【來源:ctime表態網】

          作者: ctime表態網


          單品搭配 技巧搭配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方式 | 撤稿聲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 精品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一区二区不卡久久精品| 国产中的精品一区的|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页|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看|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 濑亚美莉在线视频一区|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少妇内射一区|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免费日本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裸体歌舞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亚洲乱码日产一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无码人妻啪啪一区二区| 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偷拍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 一区 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