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展
現當代藝術經典佳作全收錄
「天安云谷 回溯·未來——從馬格利特、達利到當代藝術大師展」9月26日于深圳ARTECHALL天安云谷科技藝術展覽館正式向公眾開放。此次展覽得到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深圳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深圳市教育學會、西班牙王國駐廣州總領事館、德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等重要單位及機構支持,由天安云谷攜手高盉文化共同呈現,致力于舉辦中外藝術文化交流年度藝術盛事。
展覽以超現實主義、抽象表現主義、波普藝術、觀念藝術、新繪畫和1988年之后的藝術五大版塊,對20世紀初以來的藝術進行側寫。這些藝術家是站在時代的前沿看未來的先鋒,他們開創性的打破成規,所引領的標桿式藝術觀念,近一個世紀后的今天仍在全球文化意識中不斷回蕩。
展覽設計效果圖
重溫過往流景,求索未來可能。我們旨在帶領觀眾回到歷史深處,以工業革命后激變的20世紀初為起點,從不同文化視角差異走進「現代藝術大廈」,巡行「大廈」內呈現的藝術杰作。沿流溯源,跟隨時光流轉中的藝術變遷,篤實體會彼時藝術家們對變革中的世界更為敏感多元的感受,以及那些先驗的、在當時極具未來感的、由無數個個體所組成的生命記憶。
展覽將呈現一條在美術館中的多維時間軸,不預設標準的展覽動線,打造可供觀眾平行體驗的空間。借助ARTECHALL天然的全景天光,展覽以城市景觀為背景交相呼應,密集而重疊的呈現出一幅幅藝術圖像,形成一個圣神、空靈、充滿未來感的造物殿堂。
我們將在這部歷史的拼本中,共同走進彼時藝術家們眼中的未來,切身體會「站在時代的尖峰」所帶來的震撼與蓬勃生命力。
五大板塊
現當代藝術經典佳作全收錄
1
超現實主義
1924~1945
夢境還是真實?
當潛意識與夢境、現實與本能相糅合,我們已踏足超現實主義境域。
在這里,感受曼·雷、讓·科克托、雷尼·馬格麗特、胡安·米羅、達利等藝術家,以一種陌生的眼光重新審視生活中日常所見之物,挖掘出在“現代”困境之下所隱藏的焦慮,以不同素材表現原始的沖動和自由意象,重新組合,傳遞出不受理性和道德觀念束縛的獨特詩意。
對于人類潛意識和夢境的無盡探索,讓超現實主義成為一個經久不息的藝術流派。夢境的再現、無意識的耦合、打破常規邏輯與現實觀念,在夢境和經驗的先驗中自在探索,生吞活剝般的想象力,是被刻在作品中的印記。
部分精彩展出作品
禮物
曼·雷,1921/1974
神曲 - 希望、信仰與愛的舞蹈
薩爾瓦多·達利,1964
惡作劇的妖精
胡安·米羅,1978
2
抽象表現主義
1943~1970
自我愿景可以有多曠遠?
當現代藝術的中心從巴黎轉移到紐約,年輕一代的藝術家開始反感后期超現實主義的扭捏作態。他們通過聯想及漫無邊際的繪畫,摒棄對文學形象的執念,一種更為主觀與寫意的繪畫形式躍然紙上。
我們選擇了歐洲抽象抒情主義,以求更廣泛的揭示這樣一場藝術運動在歷史當中的上下文關系。此時,東方美學甚至書法開始深入抽象藝術創作中,漢斯·哈同、趙無極、蕭勤、蔡遐齡、白發一雄、安東尼·塔皮埃斯等代表藝術家酣暢淋漓的純粹的藝術表現為東方式的精神表達找到了一種新美學的范式,這是東西方藝術第一次深刻的沖撞與交流。
我們站在畫作前,感受藝術家們如何將心中的吶喊以畫布為媒傳遞至無限遼遠。
部分精彩展出作品
奧林匹亞組曲
趙無極,1992
月之將化
蕭勤,1993
魔法之王
安東尼·塔皮埃斯,1983
3
波普藝術
1956~1970
藝術一定要「高貴」嗎?
抽象表現主義風格領導了整個50年代的藝術,而前衛者們此時開始重新關注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 界。消費社會、商業文明,當藝術的原創性和英雄史詩般的意義被日常生活所取代,藝術的門檻與高低之間的鴻溝被沖散,波普藝術以其能自在地表達大眾文化內容而嶄露頭角,在20世紀60年代成為美國主流的前衛藝術風向。
以安迪·沃霍爾、羅伯特·勞森伯格、阿里克斯·卡茨、基斯·哈林為代表的藝術家們將藝術拉下神壇,狠狠地丟在這片垃圾與現實組成的風景中——于是我們看到,藝術終于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成為了可復制的、「廉價」的存在。
部分精彩展出作品
英格麗褒曼
安迪·沃霍爾,1960
自由
羅伊·利希滕斯坦,1991
芝麻街
基斯·哈林,1990
4
觀念藝術
1952~1975
藝術的定義由誰決定?
“當態度成為形式,活在你的腦中”。你是否想過,自己轉瞬的靈感、深入的思考,也許就是藝術本身?1917年馬賽爾·杜尚的經典作品《泉》導致了藝術與傳統的決裂,從此開始了對什么可以是藝術和什么應該被認為是藝術的重新評價。同是20世紀60年代的歐洲,以約瑟夫·博伊斯、白南淮、賈尼思·庫奈里斯、索爾·勒維特為代表的觀念藝術家們率先向藝術的本質提出疑問。
藝術不再必須與美有關,它更多的關乎理念,這些理念現在可以由藝術家選擇任何媒介來實現。于是行為、邏輯、現場都能以藝術之名而存在,或許它們真正蘊藏著著關于我們的時代 、關于我們的生存最核心的主題。
部分精彩展出作品
涌流
約瑟夫·博伊斯,1970
變奏1號
約翰·凱奇
奧威爾,這只是1983
白南準,1983
5
新繪畫&
1988年以后的藝術
1970~至今
未來,藝術的方向在哪里?
工業革命讓全人類的生活方式發生徹底變革,在這樣的激變中,近現代藝術家們對媒介本身以及自身產生了敏感的覺知與自省,但在變化的同時,繪畫不意味著從此離開舞臺——依然有一群天才般的藝術家繼續著繪畫創作,大刀闊斧或是精巧細微地創造出驚人作品,同時也在思考著繪畫的可能性與在這個時代的道德責任。
當下的世界仿若熱帶雨林,生機勃勃但也危機四伏。杰夫·昆斯、達明·赫斯特、辛迫·舍曼將當下的虛妄和歡愉用作其作品的素材,創造了令人興奮又不適的視覺景觀。村上隆與KAWs利用商業社會釋放的勢能,讓藝術的影響力突破原有的次元壁像細菌一樣蔓延。他們以各自的方式野蠻生長,而還有一些藝術家,迷醉于當下的此刻,探索時間的可能性。一切皆無定論,然而提出正確的問題、持續保持敏銳的自省,或許是藝術通向未來的唯一道路。
部分精彩展出作品
桌前的亨利
大衛·霍克尼,1976
在古巴
朱里奧·拉拉茲,2007
屏幕后的投影
辛迪·舍曼,1986
自畫像
達明·赫斯特,2008
北極熊
杉本博司,2003
勿忘你終有一死-紅色
村上隆/弗吉爾·阿布洛赫,2016
以澎湃閃耀的20世紀10年代為起點
回溯過去百年中藝術大師的超前視野
無畏創新與澎湃表達
ARTECHALL
天安云谷科技藝術展覽館
期待與你相見
ARTECHALL坐落在坂田天安云谷二期
結構體往外懸挑,形成三個“小蘑菇”體
該展覽館是對人與人、人與空間
空間與城市關系的進一步探索
當共享城市空間的概念更被重視
當科技與藝術走入產城社區,
將營造一個更加關聯、開放
利于交流、協同創新的環境
跟隨展廳的明徹光線,我們穿梭于時光倒流的旅程。同時,光也賦予了我們模糊時空線性感悟的可能。展廳的陳列中,我們以與意境相符的展陳材料——鏡面、軟材、金屬、木材及經典展墻陳列打造多元化、通感的視覺體驗。
展覽期間,我們將不定時推出一系列活動,如感受不同流派繪畫方式的自助畫室、音樂演出等,希望你在穿越時光的旅程中,漸漸走進現代藝術的內核、更從容地表達自我。
在云谷回溯過去,我們與未來相連。與名留百年歷史的藝術家和作品對話,是對璀璨的人類共同過去的回望。駐足而不彌留于過去,這個回望會給予我們邁向未來的勇氣,鼓勵著我們,以飽滿的人文關懷,以及不拘一格的創造力,擁抱下一個百年的新旅程。
CLOUD PARK Future Returns
天安云谷 回溯·未來
從馬格利特、達利到當代藝術大師展
首席贊助
光明天安云谷·云科府
主辦
深圳天安駿業投資發展集團
深圳云谷文化創意廣告有限公司
聯合主辦
深圳天安云谷鼎業投資有限公司
深圳高盉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
深圳維格列藝術發展有限公司
協辦
深圳市明湖晟匯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Beinuo Jiaoyu GmbH
Markus brands autographs GmbH
北京賦格萬有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
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
深圳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
深圳市教育學會
西班牙王國駐廣州總領事館
德國駐廣州總領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