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筆字型輸入法(簡稱:五筆)是王永民在1983年8月發明的一種漢字輸入法。因為發明人姓王,所以也稱為“王碼五筆”。曾經的五筆輸入法是廣受網民的歡迎的,隨著時代的發展,五筆的使用人群越來越小,年青人基本都使用拼音輸入法,五筆大有被拼音取代之趨勢。有時切換不回不來,繁瑣耗時,工作效率低。最大限度應用輸入法自定義短語功能,會讓鍵盤更“強大”,專業輸入更便捷。一直摸索提高效率捷徑,最先是清華紫光輸入法自定義短語功能改變了我們工作文字輸入。從此不需要切換大小寫,輸入單個或者幾個字符就實現單個或者多個術語輸入。花三分之一甚至更少時間就能完成以前的工作輸入。專業輸入特點是高重復率的專業術語,高重復率的修飾性詞語,有時候還夾雜英文,如果夾雜有大小寫字母或者是特殊符號輸入起來更麻煩。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入門難。五筆打字采用的思路是拼裝組合法—用各種筆畫及偏旁部首拼湊漢字。這就像組裝汽車,筆畫及偏旁就是零部件,不同汽車會用到不同零部件,零部件數目眾多,你需要記住每個零部件的確切存放位置。所以學習五筆首先要背字根,記住每個字根的確切位置(字根分布如下圖所示),由于字根繁多,需要花費較長時間記憶。要想得心應手,還要不斷練習,這樣才能做到手腦合一:腦海中閃過某個字根手指就能準確敲中對應鍵。這些起步階段的困難往往令人望而卻步。
(2)拼音輸入法的競爭。與五筆不同,拼音輸入法與英文輸入幾乎無差別。不管多復雜的漢字,歸根到底都是由26個字母排列組合而成,所以只要記住26個字母的位置即可。加之我們在小學普遍學過拼音,鍵盤上每個鍵與字母之間是一對一關系,學習起來要簡單的多。甚至不用記憶,需要哪個字母直接在鍵盤上尋找即可(每個鍵上標有對應字母,而字根一般不會明顯標記在鍵盤上)!隨著使用人群的壯大,拼音輸入法不斷升級換代,越來越智能,甚至于只要敲入很少幾鍵,就能聯想出你要輸入的整句話,輸入效率大大提高,受到年青群體的歡迎。
(3)時代變遷。我剛接觸電腦時,電腦的應用很單一,基本就是打字、科學計算等,人們把會五筆打字當成高級技能,因而愿意花時間練五筆。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人們需要學習更多實用的電腦軟件,或有誘人的游戲要玩。既然有上手即能用的拼音輸入法,誰還原意花太多時間精力在輸入法學習上。
以前五筆輸入法不受歡迎是因為有需要專門學習訓練的門檻,現在不受歡迎是因為輸入法技術進步,是技術性淘汰的。目前各種輸入法設置里都有的輸入法自定義短語功能,為各種專業輸入提供快捷輸入方式。可惜的是不為大多數專業人士熟知,即使知道也不會最大限度應用。最大限度應用輸入法自定義短語功能為本專業服務,通俗的說就是為專業術語設置快捷鍵。
為本專業設置簡潔易記的專業代碼是推廣應用的前提。設置一個或者多個字符對應一行短語或者多行短語,把獨字符分配給出現頻率高的術語,圍繞獨字符在本專業的含義進行擴展應用,已經約定俗成的簡寫直接應用好了。專業代碼不多時好設置,多了就有點麻煩了,好在我們用英文不能區分的,還可以用漢語拼音來區分,發揮自己和同事們的想象力,設置出本適合專業本部門應用的方便記憶的代碼。
將專業代碼統一設置于本部門所有工作電腦,這樣坐在任何一臺電腦前,都可以實現快捷輸入。不會因為工作班次原因而在不同電腦相同輸入而出現備選次序的不同。
這種方法優點一是快速。輸入了少量的字符,出來單個或者多個術語,不等備選框出來也可以不用看備選框,就可以選術語,實現不用看屏幕就能準確打字,如果術語含有英文或者特殊符號,效率更高。第二是準確。因為輸入的是術語,不用擔心錯別字發生。
以上就是關于五筆輸入法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