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個廣東非常出名的一道菜,說它是湯也行,一菜兩用哦!寒冬臘月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不少小伙伴都被冷得瑟瑟發抖,每天都在起床跟睡覺之間掙扎,能讓人起床的可能就只有一頓香噴噴的美食了。豬肚包雞,又名豬肚包雞火鍋、鳳凰投胎。是廣東省傳統的漢族名菜,屬于粵菜系。流行于廣東的惠州、河源、梅州等粵東一帶。廣東客家地區酒席必備的餐前用湯,湯里濃中帶清,有濃郁的藥材味和胡椒香氣。
豬肚雞典故: 傳在清朝,宜妃剛生完太子,因為宜妃有胃病,產后身體虛弱,乾隆吩咐御膳 房燉補品給宜妃吃,可是她吃什么都沒有胃口,鳳體日漸消瘦。宮里的太醫想盡辦法做種種名貴補品給宜妃吃,還是無濟于事。乾隆召集太醫和御膳房,把旨意傳下去,無論用何辦法,都要醫治宜妃的病。御膳房想到“藥補不如食補”的方法,于是把民間傳統坐月子吃雞湯的做法加以改良,把雞放進豬肚里加上名貴藥材燉湯,宜妃吃后果然胃口大開,經過一段時間飲食調理,宜妃的胃病已痊愈而且膚色也紅潤有光澤,美艷動人。這道菜不僅去病強體,也有養生保健之功效,從此乾隆把這道菜叫做“鳳凰投胎”,就是現在的豬肚雞火鍋,便從此在民間廣為流傳。
豬肚雞是廣東非常出名的一道菜,廣東人一年總要吃上幾回,在農村也算得上是一道豪華大餐了。豬肚雞能廣泛流行于廣東除了它的味道非常棒之外,還在于它可以驅寒養胃,深受大家喜愛。豬肚雞味道很棒,做法也是非常簡單,下面開始制作。
今天用到的主要材料有:雞、豬肚、胡椒碎(胡椒粉也行但效果差一點)
豬肚雞的做法:
1.把雞殺好,處理干凈后斬成塊備用(也可以不斬成塊,斬成塊可以更好的入味,看個人喜好)
2.豬肚的里外兩面先用鹽搓洗2-3次,然后用生粉搓洗2次,這樣豬肚就洗干凈了,洗干凈的豬肚備用,然后把胡椒粒壓碎,跟雞塊充分的混合,目的是讓胡椒的味道跟雞塊充分的吸收,雞塊在放一些鹽攪拌均勻。
3.雞塊、鹽跟胡椒碎充分混合后把雞塊裝入豬肚里面,最后用棉線或者牙簽封住豬肚的口子(如果沒把雞斬成塊的話就要把整個雞放進豬肚里面,斬成塊更入味一點)
4.鍋里放水燒熱,把豬肚放進去,大火燒開后小火燉2個小時左右(注意剛放進去的豬肚容易粘鍋,剛放進去的豬肚先別蓋鍋蓋,隔幾分鐘翻一次面防止粘鍋,煮熟后在蓋上蓋子燉)
5.時間到了后,把豬肚撈出來,從中間切開,把雞肉重新倒進鍋里,留下豬肚。
6.豬肚趁熱切成條狀,然后放進鍋里繼續煮個10分鐘左右,這個時候可以把雞血,雞內臟一起放進去煮。
7.最后把湯表面的油去掉,放進鹽就可以吃了。
注意:
1.豬肚一定要反復多清洗幾次。
2.胡椒辛辣,如果不能吃辣的可以少放一點。
3.豬肚容易粘鍋,要注意翻面。
4.雞可以斬成塊也可以整只做,看個人愛好,我們這邊一般是斬成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