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化浪潮的到來,時尚行業也面臨著數字化轉型,時尚產業未來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時尚教育又該如何為時尚產業的未來賦能?全球知名時尚設計院校的院長、教授與你一起共探時尚設計產教融合之路。
12月12日,“國際時尚教育峰會——時尚教育論壇”在深圳舉行,此次論壇是2022深圳國際青年服裝設計創意周的系列活動之一。論壇圍繞“時尚設計教育”主題展開深入探討?,F任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講座教授、香港理工大學運動科技研究院副院長,曾任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服裝學系系主任、講座教授,美國康奈爾大學纖維科學與服裝設計系系主任、講座教授,康奈爾服裝和纖維創新研究所所長范金土;帕森斯設計學院代理執行院長Yvonne Watson;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紡織服裝研究院院長、中國婦女手工編織協會會長、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監事吳海燕;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服裝工程專業教授王朝暉,分別作主題演講。
吳洪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本次論壇是2022深圳國際青年服裝設計創意周的重要活動之一。深圳是一個時尚的先鋒城市,無論政府還是企業,都關注青年設計師人才。創新人才的培養問題已經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所以本次論壇選擇這樣一個主題,匯聚國內外時尚領域頂尖大咖,展開精彩紛呈的思維交鋒,薈萃專業時尚學者對于未來時尚教育發展的真知灼見?!?/p>
參與國際時尚教育峰會——時尚教育論壇的嘉賓們
范金土: 數字化科創引領時尚設計新潮流
范金土教授以《國際時尚及紡織教育與科研之現狀與展望》為演講主題,首先,對比了紐約時裝設計學院、帕森斯設計學院、康奈爾大學、倫敦中央圣馬丁學院、利茲大學、曼徹斯特大學的專業和課程、師資力量及數字化服裝技術和時尚科創研究發展情況。
范金土教授分享
接著范教授從自身研究出發,分享了自己在智能可穿戴設備、服裝的舒適性,針對面料的舒適性,諸如導水、防水、排汗等功能進行的諸多研究。針對時裝紡織的未來教育,他表示,可持續性、數字化與創新是三大動力,尤其是人工智能和創新。人工智能信息技術在改變整個世界,改變我們的時裝與紡織的生產。而創新是一個動力和源泉,會持續推動未來的時尚紡織專業發展。
Yvonne Watson:AI賦能未來時尚設計教育
Yvonne Watson教授從個人視角對當今時尚設計教育面臨的主要挑戰、時尚設計教育的未來趨勢、科技在時尚設計教育中的作用等問題展開了討論。關于時尚設計教育的未來趨勢,她說,10-15年前企業都在當地生產服裝。那時候人們做的是慢時尚。通過手工定制的衣服更受大眾喜愛,它們的穿著使用時間也更長。而現在很多企業邁向快時尚與全球化生產,反而使得每件衣服的使用率更低,且對環境造成了更大的污染。Yvonne Watson教授認為,當下時尚產業的挑戰在于如何讓企業更多考慮到紡織服裝對環境的影響,注重可持續時尚,放慢節奏,重新審視慢時尚的價值。
Yvonne Watson教授分享
在談到科技在時尚設計教育中的作用時,Yvonne Watson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不管是AI還是數字藝術:“它本質上是一項技術。技術要在正確的人手中才能發揮價值。技術本身是一種工具,我并不擔心AI會取代時尚設計師?!奔夹g可以讓我們突破更多界限,落實更多天馬行空的想象,進一步探索時尚設計教育的寬度和多元性。對于元宇宙對時尚行業的賦能,她認為虛擬也好,現實也好,都是根據不同領域的特點去做設計。設計教育本質上要回歸時尚設計本身,既要區分虛擬和現實又要虛擬現實相互結合,如何真正做到這點,也是未來時尚設計教育要面臨的挑戰。
吳海燕:數字化與時尚產業融合是必然趨勢
吳海燕教授的演講主題為《設計趨勢研究——高校在紡織服裝產業中的核心作用》,她分享了自己30余年的設計趨勢研究和長期參加國內外學術研討、紡織服裝等展業博覽會的經驗。在設計趨勢研究與人才培養關系中,吳教授認為“設計趨勢的研究與人才的培養很重要,培養學生對行業產業品牌屬性,結構類別跟DNA的認知,也是對培養當下及未來人群生活方式的調研,包括分析解決問題的那種能力?!辈还苁橇餍幸埠?或者是設計引領也好,它都應該有獨特的思想和導向。關于當下的時尚流行趨勢預測,吳教授認為,“真正的設計,源于消費、推動消費、引領消費,是生產、營銷和消費之間的唯一橋梁,真正的設計,當仁不讓地在流行趨勢預測中占有主導、引導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p>
吳海燕教授分享
談到數字化與時尚產業融合,吳教授認為,當今的數字化已成為文化體現的重要手段,我們可以通過數字化來支持中國文化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是在全球主要國家均以數字化媒體為媒介來開展“文化輸出”的大背景之下,這便為文化工作者和藝術工作者提出了以下挑戰:如何抓住這個時代機遇來向世界充分展現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以及如何通過辯證的思維去思考中國文化的價值。
王朝暉:數字時尚和數字化教學是大勢所趨
王朝暉教授做了從當下時尚消費的需求和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角度,探索時尚設計教育發展之路。
王朝暉教授分享
王教授表示,我國目前的時尚文化已經發生了一些新興的變化,大致可以歸納為日常的時尚消費變化、線下體驗活動的減少、時尚文化的傳播改變三個方面。在全球化及數字化時代,面對數字時尚和數字化教學,王教授認為,這是教學內容和手段順應數字化技術的一種潮流,是科技賦予時尚設計教育新的機遇與挑戰。她總結道:“作為教育者,更需要關注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群體、技術環境之間的一種關系,最后反思從我出發,怎樣融入到更大的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