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二十四節氣知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大暑是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二個節氣,緊接著小暑,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小暑和大暑是中國古人根據太陽在赤道上的位置而定義的兩個時期,分別位于5月6日至7月7日和7月8日至8月6日之間。小暑是由冬至日開始計算的,其后經過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和小暑,這8個時節便結束了一個氣候循環。
小暑和大暑是什么意思?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天氣也將越來悶熱和潮濕,灼熱鋪天蓋地,讓人無處藏身道。從小暑開始,人們做好了迎接酷暑的準備。小暑表示天氣已經十分炎熱,氣溫上升至極限,此時太陽幾乎位于赤道上,東南亞熱帶地區的氣溫最高。大暑則表示氣溫已經開始下降,太陽開始向南移動,地球從北半球轉向南半球,此時正值炎熱的盛夏季節。總的來說,小暑表示天氣很熱,而大暑表示氣溫開始回落,兩者之間有一個明顯的溫度變化。
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開始。專這種氣候,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需加強田間管理。時至小暑,大地便不再有一絲涼風,風中還會帶著熱浪。中國南方地區小暑時平均氣溫為26℃左右,已是盛夏。各地也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常伴隨著大風、暴雨,有屬時還有冰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