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軍攻占了德國在遠東的根據地,中國的山東的青島,這也使青島成為一戰中唯一的亞洲戰場,青島的五千守軍在日英聯合軍三萬人的圍攻下大敗,四千七百人被俘被帶到了日本。由于日本各地都有人死在這場戰斗之中,日本人本想以復仇的方式將這些戰俘處死,但是畏于國際法的束縛,只得將他們關到位于日本各地的十二個收容所之中。一年之后,…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軍攻占了德國在遠東的根據地,中國的山東的青島,這也使青島成為一戰中唯一的亞洲戰場,青島的五千守軍在日英聯合軍三萬人的圍攻下大敗,四千七百人被俘被帶到了日本。由于日本各地都有人死在這場戰斗之中,日本人本想以復仇的方式將這些戰俘處死,但是畏于國際法的束縛,只得將他們關到位于日本各地的十二個收容所之中。一年之后,為了方便管而,這將收容所合并成了六個。在這些收容所中,有個德島板東俘虜收容所,所長會津人松江豐壽,因為自己的父親曾經在明治維新之時做過戰俘,而自己也在那段日子與父親一起走過,因此對這些戰俘同情的思想,使他違背陸軍上層的意志。他尊重俘虜的人權,寬容的對待他們。他不僅允許俘虜們烤面包、玩樂器、喝啤酒,甚至還允許他們印刷自己的報紙。在這個語言、習慣、深化都不相同的地方,俘虜們在收容所內享受著溫暖的生活,重新找到了活著的喜悅。而戰俘虜帶來的德國的科技與德氏的食物也使當地人受益頗多。一戰結束了,德國在簽定停戰協議之后,在被告知要得到自由的戰俘們,在沒有女聲的情況下,試著表演改編后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以此來表示對松江以及當地居民的感激之情。這也是這支曲子第一次在日本公演,這段歷史到現在任被當地的人們傳為佳話。后來這板東收容所被評為“模范收容所”,在戰俘們在這里的兩年零十個月的生活,也被譽人間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