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國,那是一個民氣十足、海闊天空的時代,一群年輕人經歷了一段放任自流的時光,自由地追求夢想與愛情,有人在流離中刻骨求愛,有人在抗爭中企盼家國未來……蕭紅,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子,一路流亡,從北方到南方,從哈爾濱到香港,一邊躲避戰亂,一邊經歷著令人唏噓又痛徹心扉的愛情與人生。對生的堅強對死的掙扎在她筆下穿透紙背,她...[更多]
蕭紅
湯唯 飾或許是身體不好的緣故,她總是臉色蒼白、嘴唇緊閉的樣子,動起來卻很敏捷,笑時甚至顯得有些神經質,很難不讓人發現她的單純。但她又是個極具才華的作家,文 ...[展開]
蕭軍
馮紹峰 飾畢業于東北陸軍講武堂,能文能武,敢愛敢恨,一生在意氣風發中展開,在百舸爭流中搏擊,在風平浪靜中收場。在生命中最好的時光里遇見最好的蕭紅,相遇是命中 ...[展開]
魯迅
王志文 飾"他的笑聲是明朗的,從心里的歡喜,若有人說了什么可笑的話,魯迅先生笑的連煙卷都拿不住了,常常笑的咳嗽起來;""他走路很輕捷,見過的人都知道,剛抓起帽 ...[展開]
端木蕻良
朱亞文 飾賈寶玉若真有其人,端木蕻良或許是最接近的。家境不錯,可惜從小身體虛弱、疾病纏身,后來養成了一點開心的事就笑的習慣,這樣的人溫良、儒雅,又難免顯得懦 ...[展開]
駱賓基
黃軒 飾蕭紅病逝前,這個25歲的青年陪了她44天,后來稱為第一個寫蕭紅的人--《蕭紅小傳》記述了蕭紅最后的生命時光。對于他與蕭紅的關系多有誤傳,但他很少正面回擊 ...[展開]
丁玲
郝蕾 飾經歷非人折磨,成就非一般美名。紅顏薄命反而練出了她一身鐵骨。率性、果敢,有氣質、有魅力,真正是女人中的女人。1938年丁玲與蕭紅的相遇,被認為是歷史性 ...[展開]
梅志
袁泉 飾"在西伯利亞礦山的深處,保持住你們高傲的耐心……"這是普希金贊美十二月黨人妻子的詩句,后來被用來贊美她。這個喜歡淺色、微笑的女子,永遠有著二十歲的動 ...[展開]
胡風
馮雷 飾耿直、易于招怨,是可以接近的--魯迅對胡風的評價。蕭紅的《生死場》題目為胡風所起,并寫了后記。1955年,胡風被捕。"胡風反革命集團冤案"曠日持久。1979年 ...[展開]
聶紺弩
王千源 飾徹頭徹尾的自由主義者,放浪形骸、自由散漫,朋友說他是五敢:敢想,敢怒,敢罵,敢笑,敢哭。同行贊他全通:小說、詩歌、雜文、散文、古典文學無一不通,甚 ...[展開]
白朗
田原 飾她是那種話不多的女人,永遠默默的,默默應許母親把自己頂婚于羅峰;默默當上東北第一個報社女編輯……直到建國后風暴牽連,她被牽連才發聲,絕不再寫一字。 ...[展開]
汪恩甲
袁文康 飾家里給蕭紅早早定下的未婚夫,在當時的哈爾濱,汪家確實有一些名氣的,無奈蕭紅早早決定斷絕家里的豢養,可汪恩甲對蕭紅卻是有感情的,為此不惜背著家族辱名 ...[展開]
舒群
沙溢 飾典型東北人,性格耿直、爽快,屬于拔刀相助、肝膽相照的人。因為皮膚黑,被嬉稱"老黑",他也喜歡這身窮苦人的膚色,甚至以此為筆名進行創作。是二蕭最早的朋 ...[展開]
蔣錫金
張譯 飾熱情洋溢、幽默開朗,不時還會搞點小熱鬧出來活躍下氣氛。蕭紅在武漢時期,多虧他幫忙照料。可惜,他是不懂蕭紅心里的,作為朋友是古道熱腸的,作為知己卻無 ...[展開]
周鯨文
張嘉譯 飾早年就讀于北京匯文中學,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學、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留學。1938年赴香港,創辦《時代批評》半月刊。在港期間,曾幫助蕭紅。1985年逝世,終年7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