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牧師被害案
這是一個看似清晰簡單的案件,卻因為受害人是素有面包牧師美名的金某,而引得媒體和大眾嘩然,因此,檢方受到了很大壓力。照吸血鬼檢察官一般探案過程,閔檢也閃回過了鏡頭,確認嫌犯就是兇手,也喝了血,確定就是嫌犯殺死了金某。無論怎么看,這個案件都是清楚簡單的案件,可是卻因為被害人與被告的特殊關系,而變得撲朔迷離起來。在庭上,繼任牧師任某終于為難地當庭作供,揭開了面包牧師的真面目—— 原來,金牧師的機構在成立之前未經教會確認,在成立之后因為募集了教徒的資金,為了便于接收和管理,這才被事后確認。金某是個可怕的變態狂,生前一直以猥褻兒童為樂。并且,當年所犯的過錯有切實的人證,已經當庭作供,承認當年的確看到了金牧師猥褻數名孤兒。
可是之后的事情,卻完全不在辦案小組的預計之內。在受命去調查當年逃離的孤兒之后,小俞檢察官發現了令人震驚的事實,當年逃走的孤兒,已經在當年不同時候被認養家庭領養,名字有維持本名,也有因為收養家庭的要求而有所改變,但是翻查漢字名以后,結果卻都讓人驚訝,即為: 洋時鐵 任種化 尹智熙 藍建旭 而在本案當中,洋時鐵為被告,即為被控殺害面包牧師金某的嫌犯,任種化為作證牧師,即為作供證明面包牧師為猥褻兒童的變態狂的繼任者,尹智熙為被告辯護律師。看來,本案的發展進度似乎早有預感,或者說,這是個精心設計的完美謀殺案。
隨后,參與辦案的老黃以辦案小組警員的身份查找兇器,由老黃來確認兇器上鐫刻的文字,確認就是當時丟失的兇器。最終,在法庭上,閔檢終于還是等到了檢驗員小太送來的檢驗報告,可是檢驗報告上的血跡化驗卻顯示: 血跡來自被告洋時鐵,指紋來自面包牧師金某,直到此時,閔檢才在瞬間意識到,自己因為辦案心切,踏入了孤兒們的復仇圈套。他們拿到的兇器也是兇器,卻不是這個案件的兇器,而是那個案件的兇器。哪個案件?是當年金某猥褻不成轉而誤傷孤兒的那個傷害案的兇器。
于是閔檢對疑犯步步緊逼,以期他能自己認罪,最終嫌犯的情緒崩潰,當庭承認有罪,原來面包牧師金具賢雖有樂善好施的美名,但他生前系猥褻兒童的變態狂,在三十多年前甚至曾經因為猥褻行為遭到孤兒抵制而蓄意傷人,造成被害孤兒下陰部受損以致終生不育;三十年后當年被害的四名孤兒合謀復仇,由當年被害的孤兒殺死金牧師之后,毀棄證據,并由當時唯一一名女性孤兒作為辯護律師,疑犯被抓捕后,在法庭上雖然情緒崩潰當庭認罪,但被法庭判為被檢察官誘供,證供無效,被判無罪,當庭釋放。
判決之后,閔檢一言不發的離開。在停車場內,閔檢坐在車內等候尹律師,他想要聽到最終的真相,可是尹律師卻說出兇器的去向,原來,兇器早已不存在。當時洋時鐵用堅硬的面包殺死牧師之后,已經將面包揉入發面中做成了面包,再由任牧師派發給了前來祈禱的人。跟著,尹律師提醒閔檢要看裁判書。 拿著裁判書皺眉的他,忽然笑了起來,原來裁判長的名單中,藍建旭的名字赫然在列。原來,當年被害的四位孤兒當中的藍建旭是本案的裁判官,而尹某則是被害辯護律師,另一人則是被告洋時鐵、作證牧師則是任種化。
可是,結束了嗎?真的結束了嗎?在大雨之夜,此前認定已經是順利圓滿結案的裁判官藍建旭發覺路過的建筑物邊有人,于是走過去詢問;而在另一面,閔檢在辦案后常去的酒吧內,竟然見不到之前為他提供血液的男子,于是他獨自在無人的酒吧內枯坐。一邊是發愣的檢察官,一邊是暴雨之夜被吸血鬼揪住的藍裁判官,面對恐懼高喊的藍裁判官,吸血鬼露出了尖利的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