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之城》描述的是一段沉重的民族苦難史,在那烽火硝煙的戰爭時代慢慢展開。全劇以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折射出一個社會的戰爭與和平,以周家大小為民族生死存亡奔波犧牲,歌頌了一批為民族而拋頭顱灑熱血的熱血青年。1937年春天的北平。一位郵遞員給周家小姐周敏柔送來了一封信,內容是她在日本留學的未婚夫朱今墨寫來的,信里訴說了對敏柔的思念,并告訴周他此時身處的日本正像一架高速運轉的戰爭機器,空氣中到處充滿戰爭的氣味,此時的中國,一定會有很多人為民族人的未來而抗爭奔走,他希望他的愛人能成為這中間的一員。這封信點燃了天真柔弱的敏柔內心的熱情,這位年輕的大學教師,充滿小資產階級情調的大家閨秀拿著信跑到學校,參加學生們抗議日本軍隊猖獗的侵略活動。敏柔的父親周祖康此時正在學校開會,他出于愛護學生,站出來規勸學生們,學生們卻不領情,爭吵中周祖康被推倒在地,敏柔正趕上這一幕,她并不知道這位狼狽的老者是他的父親,周祖康卻知道這就是他的女兒。
鍵盤快捷翻頁→
下一集